比获奖更高兴的是 有更多人喜欢古筝 何圣单在演奏中。 ■记者 林一笑 近日,全国“美丽校园——优秀特长生艺术盛典”浙江总决赛落下帷幕,我市共有8名选手参赛并全部获奖,分别拿下了儿童A组、少年B组、幼儿组、合奏组各组别最高奖项。 其中,彭铧逸、张小令、黄卓儒、柯知呤选手荣获合奏组特别金奖;金品汝选手荣获少年B组特别金奖;蔡晗选手荣获儿童A组特别金奖;吴芊墨和薛予欢选手荣获幼儿组银奖(该组别特别金奖和金奖空缺)。 日前,记者走进获奖选手的老师何圣单家中,刚进门就听见阵阵悠扬的琴声。时针已指向19时,但是何圣单却还在琴房里抚琴弹唱,对一名学古筝的女孩不厌其烦地示范。等这名女孩正确掌握了弹奏的要领,收起乐谱回家后,何圣单这才走向餐厅开始了自己的晚餐。 因材施教出甜果 对于从事教学一线工作十多年的何圣单来说,古筝教育通常入门阶段都非常枯燥,基本上都是手型指法等基本功的反复练习,有的孩子觉得学古筝的这个过程十分枯燥和艰辛,会产生排斥。 但何圣单觉得古筝的学习完全可以是轻松快乐的,关键是老师如何调动激发孩子学古筝兴趣。她总是教孩子们弹一些喜闻乐见的曲目,让孩子在兴趣和快乐中学习,逐步完善基本功。 蔡晗的母亲陈女士说:“我女儿7岁开始到何老师那里学古筝,此前没有一点基础,她经过何老师一年半多时间的调教,就能在这次比赛中获得金奖,除了孩子本身乐感悟性好,更多的是因为老师教得很用心。” 陈女士说,何老师教琴多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为了带动孩子弹奏的气氛,调动学生赶超的动力,她讲解完动作要领后,并不是单纯地听孩子弹自己在一旁指导,而是自己与学生一人一架古筝一起弹唱,亲自示范。 “蔡晗由于日常功课忙平时在家练古筝并不多,但因为老师上课思路清晰效果好,很有一套,孩子很快就能全盘吸收,所以事半功倍。”陈女士说。 在学琴孩子们的心目中,上课时的何老师要求十分严苛,一些孩子在上课时常常因为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而哭鼻子。有些孩子弹琴时不严谨,经常错音,要么指法不对,要么读谱不准。这时何圣单就和孩子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抠,直至满意,否则哪怕下课的时间都超过了很久,她还是继续留下学生练。 此次获奖的黄卓儒说:“我觉得何老师既严厉又和蔼,她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弹错了会毫不留情地批评,但只要大家通过后,她又变得很和蔼。这次我们去省里参加合奏组比赛,何老师要求我们弹奏时要整齐伐一,为此她带我们加练了好久。比赛前,她还吩咐我们上台时不要紧张,就像平时在家中练习一样弹,让我们卸下包袱没有压力放松地去比赛。” 音乐无国界 对于那些每年来乐清中学交流学习的外国学生而言,给他们上古筝课的何老师,不仅长得具有东方美,而且她能在短时间内将热爱中国民乐的种子播撒在他们心间,让他们感受到音乐是不分国界的。这些外国孩子从没接触过古筝,加上语言不通,给他们上古筝课也很特别。 何圣单得先把简谱翻译成五线谱。然后她先弹钢琴,让外国的学生跟着钢琴熟悉乐曲的旋律,之后再告诉他们古筝各个琴弦的发音与弹奏的基本手法,让外国学生练习。 “虽然他们学习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一个星期左右,但是等到他们回国时,都能弹奏一些较为简单的古筝曲目了。我觉得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何圣单说。 让何圣单最高兴的莫过于看到古筝艺术为越来越为多的人热爱,乐清弹古筝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而她的学生也能够在各种古筝赛事中获得佳绩。 别人眼中的她 乐清中学同事说:从2004年起,她在乐清中学执教至今,每年乐清市中小学艺术节器乐比赛上,她带领学生编排的节目曾连续9年拿下高中组的一等奖。是一名非常有想法的老师,她编排的古筝演奏总能出新意,实力很强。 杭杭(儿子)说:妈妈的周末和寒暑假总是要给大哥哥大姐姐们上课,声音都讲哑了,很少有时间陪我出去玩。 王前进(古筝启蒙老师)说:圣单一直从小学跟着我学古筝一直到考进大学,她给我的印象是特别聪明,悟性好,她大学时的古筝独奏音乐会一些弹奏的曲目也由我给她安排,当时在校大学生开演奏会几乎没有,所以她也算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