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海燕)据统计,乐清主城区年产生建筑垃圾200万方,这些垃圾,以往由垃圾处理厂运到填埋场,不仅浪费人力,还容易让有限的土地不堪重负。如今,柳市的消纳场,可以将泥巴烧成新型环保材料陶粒,从而实现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据估算,该消纳场每年可实现消纳60万立方泥浆,经过生产线的运作,转变为7万立方陶粒,陶粒目前市场售价200元每立方,市场前景可观。据了解,泥浆循环再利用在我市还是首家。 10月22日上午,当记者走进占地60多亩的基地时,现场一片忙碌,轰轰的机器声有条不紊地运作着。每天,工地运来的泥浆掺合着药水,通过水泵打到泥浆分离机上,经过搅拌机搅拌,生产出来的泥巴,晾晒一两天后,经500多度的陶粒窑烧炼,只需要10分钟就变身陶粒。 泥浆不仅变废为宝,还能产生收益,乐清市环城建筑垃圾处理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郑小青原先没有预料到。他称,刚开始只是不想让泥浆成为沼泽地,并为此花了不少心思。“如今,运作一个月,已经消化了1万立方泥浆,产生利润9万元。”郑小青介绍,去年以来,他先后到江苏、福建等地进行考察,并聘请温州大学教授为顾问,研究泥巴到陶粒的配方,今年9月份投入生产。这个月,陶粒样品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检测,显示产品堆积密度和筒压强度均合格。 郑小青介绍,陶粒属于新型环保材料,具有轻质、保温等鲜明优点,可用于泡沫混凝土、建筑屋顶保温材料;还是滤料、绿化沥水层及防火板、保温墙板等新型原材。他在温州市场考察过,没有找到陶粒生产厂家,而市场上的一些需求者都从外地购买。 他说,截至目前,他们生产的陶粒已吸引江苏等地的厂商前来洽谈购买。郑小青说,接下来,还将做成保温砂浆、陶粒砖等多种产品,打开市场。 泥浆变身陶粒 填补乐清市场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