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益和 李雨诺 近日,随着“安全小黄帽 平安伴我行”大型交通公益宣传活动在市实验小学滨海校区启动,关于孩子出行安全的话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接送车辆堵了校门口 连日来,笔者在我市多个学校门口路段观察到,每到上下学高峰,总有不少家长拥堵在校门口。很多家长都将车辆直接停放在校门口附近的行车道上,不仅非机动车道上排满了车辆,就连机动车道也被占据,留给过路车辆通行的只剩一个半左右的车道,车流十分不畅。 校区附近还有不少景象:一些学生不走红绿灯路口,在滚滚的车流中闯出一条“生路”;一些学生在马路边相互嬉戏打闹;有的家长骑着一辆电动车却带着三四个小孩。骑电动车带着三个小孩的吴女士告诉笔者,因为平时比较忙,所以她和邻居轮流接送两家的孩子。“孩子很乖的,在车上时很听话不会乱动,应该比较安全。” 不过,类似的举动其实并不安全。交警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不良的交通习惯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交警向笔者列举了六种儿童常见的不良交通习惯:不走人行横道;不靠路右边走;随意横穿马路;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不服从交通管理;在车行道上追逐、玩耍、打闹;穿越、攀登、跨越道路隔离栏。 家长是孩子的出行导师 “走快点呀,怕什么?”这是笔者日前在市区东浦桥等绿灯过马路时,听到一个中年家长对孩子说的话,当时路面车辆较少,这名家长拉着孩子闯红灯过街。而旁边一对母子的做法却有着鲜明的对比,同样在等绿灯,那位年轻的妈妈就在教导孩子:“红灯停,绿灯行。这句话一定要牢牢记住。” 虽然平时教育孩子“遵守交通法规”、“不要乱穿马路”,但和孩子一起出门时,不少家长却忘了言传身教。大人都认为自己能够保护孩子安全,因此带着孩子乱穿马路、电动车载两三个孩子、逆向行驶。不过,很多家长却没有意识到,如此会引来孩子效仿。 今年年初以来,交警部门给各小学的学生上过近200堂交通安全宣传课,每次上课的交警都会教育孩子们抛弃各种交通陋习,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做一个维护交通规则的小朋友,并号召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小手”拉着家长的“大手”,向广大家长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把文明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到每一个角落,引导广大家长进一步增强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交警部门倡议: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意识,让我们小手拉大手“讲文明、树新风”文明交通行,积极做文明交通的先行者、实践者和倡导者:一、请帮助孩子养成外出时自觉戴小黄帽的好习惯。经常教育孩子自觉养成“安全走路、安全乘车、安全骑车”的良好习惯。二、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做到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车、不争道抢行、不违规乱停车、不逆向行驶、不闯红灯、不违规掉头、不乱鸣喇叭、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三、当我们横穿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乱闯红灯,不与非机动车抢道,不在车行道上候车,不在十字路口拦车打的,不妨碍机动车安全通行,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或翻越护栏。四、当您驾车或骑车时,如遇到“小黄帽”,请主动减慢车速或者停车礼让,让“小黄帽”安全通过。五、接送孩子时,不要在校门口因等人而堵塞交通,做到“即停即走、不逗留”,如需临时停车,一定要停放规定地点,不得随意停车,家长尽量不要因停车而影响学生们的出行。六、家长一定要告诫孩子们,不得乘坐无牌无证及由无证人员驾驶的机动车、电瓶三轮车。不乘坐超载的车辆和违规经营的社会“黑车”。上车后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乘坐摩托车必须戴上安全头盔。 家长切莫成为孩子的 交通违法“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