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早晨,楠溪江景点崖下库。 沿高峻壁立的栈道行走,汗流如浆。接近天空,灼浪、清香、虫鸣、鸟啼相伴。伸手触摸碧绿的树叶,见对崖栈道蜿蜒细小。闻水声,下见一个小潭,约摸一个可容纳六七十人坐的教室。遂踩进潭里掬水洗面,沁人心脾。潭水清澈,直视无碍。潭底的小石块平平整整,不是人为铺成。水切割成了一块块,却这般井然有序排列着,勾画历历,碧光粼粼。 水面缓缓流动,仰见一条瀑布高挂于壁上。矴步两边铺着鹅卵石,路面水已干涸。潭边岩石湿润,野草丰洁。来时小径两旁翠竹如烟,丛中传来一声声鸟鸣。 于是脱下鞋子下水在矴步附近戏水。两面山崖似敞开的怀抱,迎接阳光无遮拦地泻在水面上。我们躲进右边巨岩下聊天,整个水潭的图景尽收眼底。 “口”字形的小潭,让我有嵌进画框的感觉。忽然,脚下岩石边,水中出现几束金光,像哈哈镜模样。互问是什么?细究后一致说是鱼儿,田鱼,有手掌那么大的田鱼。呆呆的,一动不动。似乎又缓缓移动,渐渐靠近我们。 与中雁荡西漈八折瀑不同的是,这小石潭的水面由里往外流动,一卷一卷,像沙滩上的一溜溜唇印。一瓣一瓣艳细艳细的水纹,流向游者,流向外面。是早晨的潭水在做早操,或是一种红颜色在做早操吗?随身后飞流直下的瀑布声而运动,也让外面相依的竹林和潭边的岩石聆听,以慰岁月深深的寂寞。红红的鱼儿做着花样舞姿,融融泄泄。纵是高峻的山野,舞池里照样金碧辉煌,庄严投入地演出。 文字介绍说,“崖下库是一个害羞瀑,深藏于深山中,不易被人发现,传说是李自成的兵器库。”山下那个最大的水潭,在两个壁立巨崖间,一条狭长的胡同,天空似线,确实像个兵器库。“由于万千年的水流作用,瀑布后面的石壁被凿出了酷似螺纹矿泉水瓶的阴印。” 而眼前的水潭是其景点之一,处在高高的山上,视野开阔。所谓“库”,其实是“潭”。你看不出鱼儿像海军特种兵潜入伏击区的味道,只是慢慢泛泛,绕水与每一处岩石曲水流觞。 看不清鱼儿具体的模样,但见水中花。在光线下,鱼儿在水中蜿蜒地游动,断断续续,续续断断。在这里,鱼儿的量词不是“条”,而是“束”与“团”,一束束,一团团。鱼儿在小潭里,若不细看只以为是红色光影。要游到哪里去?朝朝暮暮,春夏秋冬。独宿, 舞蹈,或逍遥,在大地与天空之间,你这山野里的童话。 又来了几个女孩在矴步间摄影,以为体验了一遍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看,阳光穿过竹林五彩的泡泡;听,瀑布,戏水,矴步的叮咚,还有隔叶悦耳的鸟啼。 ■郑群威 崖下库童话 出去走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