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J iefang 本报讯(记者 杨海虹)近日不少市民发现,在市区一些公共场所的草坪上或行道树下,长出了许多白蘑菇。 昨日,记者在市区晨沐广场以及伯乐东路的一些行道树下看到,这些白蘑菇呈扇形或圆形,乳白色,菌柄细长,大蘑菇体积跟儿童手掌差不多大,小的蘑菇只有指肚大小,与市场上卖的蘑菇有几分相似。 “好像是这几天刚长出来的,不知道这蘑菇是什么品种,能不能食用。”一位姓王的市民告诉记者,前几天他看见有人在广场草坪上摘蘑菇,担心可能有毒,就好心劝阻了那几个市民。 据市政园林绿化管理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最近我市多雨,给蘑菇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由于野生蘑菇品种多,有些很可能含毒。但是普通人一般很难辨别蘑菇的种类,所以提醒市民还是少碰为妙,更不要采回家吃,以免发生意外。 3月16日,家住东莞谢岗五星村的刘志武带着一双儿女去谢岗银屏山爬山,看到有人采摘路边的野蘑菇,也跟着采摘了十几个带回家。当晚,刘志武将蘑菇做成菜,结果吃了以后一家三口相继出现头晕、呕吐等中毒迹象。由于毒液已经渗透到血液与内脏当中,刘志武与一双儿女目前还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抢救,尚未脱离危险期。这是东莞今年首宗误食野蘑菇中毒事件。 湖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和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系统显示,今年5-6月,湖南共报告10起野蘑菇中毒事件,发病60人、死亡6人。2个月时间,湖南就有60名居民蘑菇中毒。6月14日下午,罗女士和丈夫一起到岳阳汨罗的山上去采野蘑菇,晚上7时许,除怀孕的罗女士,他们一家四口人均喝了蘑菇汤。15日凌晨,喝了汤的4人陆续出现呕吐、肚子痛等症状。但因为住在乡下,又没车,4人并没有立即去医院。随后因病情加重被转诊到长沙市第一医院。 7月31日下午4时多,家住常州的李大叔无意中发现家里的花盆里长了一株白色的野蘑菇,一时兴起,就把蘑菇采下放在嘴里嚼了起来,没想到,半小时不到李大叔就开始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伴腹泻,最后李大叔拉肚子拉得成水样便,全身乏力,呕吐物中还有血块,这下子把李大叔给吓坏了,只好到医院就诊。医院消化内科医生连忙给他输液补充液体、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治疗。 路边的蘑菇 不要采 市区伯乐东路行道树下长满蘑菇。杨海虹 摄 色:有毒蘑菇通常颜色鲜艳,常呈红、绿、黄色,菇中央呈突起状,菌伞常带有杂色斑点,表面有丝状物或小块的残渣或鳞片。而无毒蘑菇一般颜色不鲜艳,菇盖较平,伞面光滑。有毒蘑菇的伞柄上有菇轮,且容易折断,下部有菇托根部生有囊胞,伞柄很难用手撕开。而无毒蘑菇的伞柄上无菇轮,下部无菇托,伞柄易用手撕开。 味:有毒蘑菇的菇盖或受伤部位,常分泌出黏稠液体,有赤褐色,有辛辣等异味,菇盖撕裂后容易变色。而无毒蘑菇一般较为干燥,折断后分泌出的液体为白色,有特殊香味,菇盖撕裂后一般不变色。 验:将毒蘑菇挤出的液体涂在纸上,干后滴一滴浓盐酸,20分钟后呈蓝色或立即变红,30分钟后变蓝。 如何识别毒蘑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