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时评
3  4  
给药品加上“儿童安全锁”
民生问题排名之一家解读
塔台管制员睡着了
“冰桶挑战”是和世界慈善接轨
“摆脱‘小三’庆功宴”
房东们还在春梦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摆脱‘小三’庆功宴”
2014-08-20

    众论

    S

    hiping

    ■吴玲

    背叛妻子,包养情妇,本是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是对女性尊严的伤害,对家庭的背叛。迷途知返,痛改前非,与“小三”分手告别,是一件值得高兴而又苦涩的事。当初包养“小三”也不是“小三”一个人的事,双方都有责任,摆脱“小三”,当然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但是摆脱“小三”悄悄进行,无论对自己对他人都是理性的做法,何须设宴庆祝,而且大张旗鼓设宴招待,又是拉横幅,又是放鞭炮庆贺,这种“奇葩宴”是在炫耀,还是在推卸责任?自己当初包养“小三”都因女方纠缠?

    这种荒唐无耻的“告别‘小三’”宴,究竟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还是在给自己抹黑?是在香己,还是臭人?莫非是想证明“自己无辜,‘小三’无耻”?

    现在说“‘小三’花钱如流水”之类的话,未免对‘小三’造成人格伤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和“小三”正常分手就是了,何必还要大肆设宴,还让自己的妻子参加“告别‘小三’”宴,如此“苦尽甘来”丑态百出,是在给自己掌脸,丢丑丢尽。

    “告别‘小三’宴”的“高调分手”,有违公序良俗,伤风败俗,让道德碎一地,让社会公德蒙羞,不仅是对妻子以及“小三”的人格伤害,也是对社会公德的践踏。鞭炮声中,“庆贺宴席”上写满耻辱,只能留下千古笑柄,让人嗤之以鼻!

    “摆脱‘小三’庆功宴”

    事件:8月17日,在湖南省宁乡县城,上演了一场“分手宴席”的狗血剧情,男主角郑强(化名)嫌“小三”花钱如流水,与其断绝来往大摆宴席昭告天下。在当日的宴席上,郑强的朋友们更摆出了“热烈庆祝××先生摆脱“小三”,苦尽甘来”的庆贺拱门,并在席后燃放了长达十几分钟的鞭炮庆贺。(8月19日《三湘都市报》)

    ■郭元鹏

    “小三”固然不对,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在维护道德的时候,却不能缺德。出了问题的婚姻,该承受罪过的仅仅是“小三”吗?何况有的“小三”还是受骗者。

    我们该反思的是对于“小三”现象的定性问题。是否要把原来认知的“道德层面”提高到“法律层面”?是不是该让我们的法律与时俱进?对于受骗的“小三”进行保护,对于骗人的“西门庆”进行惩罚。当然,如果“小三”是个潘金莲的话,我们也需要用法律的手段进行惩处。

    眼下我们对于官员的查处越来越严厉了,对他们的通奸已经开始零容忍了。那么,对于社会上的人,是不是也应该提高标准?

    单就这起“摆脱‘小三’庆功宴”来说,笔者认为这不只是高调男道德的问题了,应该受到必要的惩处。其一,这么高调庆贺是扰乱社会秩序;其二,公然与道德底线叫板;其三,此人是一名小老板,他是不是还欺骗过很多“小三”?

    “摆脱‘小三’庆功宴”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的口水里,而应该让其成为那些失德之人的“鸿门宴”。是到了法律与时俱进的时候了。

    应该上升到法律层面来认知

    ■孙剑

    这种行为是以恶来伤害当事人的家人。郑强背叛了家庭,包养了“小三”,又是给钱,还要面对她的挑衅,使家人本来就够丢人现眼的了,在别人面前本来就抬不起头,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现当事人与“小三”分手居然大肆张扬,弄得尽人皆知,将个人隐私大白于天下,这对当事人的家人而言更是极不尊重,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造成更深伤害。

    如此高调地制造轰动性摆脱“小三”狗血剧,出轨男、高调分手宴……这些“剧情”在高调吸引公众眼球的同时,也在传递着一种错误的人生价值观信息:让人感觉包养“小三”值得炫耀,甚至可以出名。会给社会上的人,特别是会给是非观不明确的青少年一种错误的人生价值观,会不以包“小三”为耻,反而引以为荣。而且这样做与中央提出的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背道而驰,贻害无穷。

    善行必得善报,恶花结不出善果。一个人迷途知返固然可贵,出了问题应该自己反省反省,妥善处理,没必要如此大肆炒作张扬。这样做,只会给别人增添笑料,害人害已。

    是以恶治恶害人害己

    让道德蒙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4 “摆脱‘小三’庆功宴” 2014-8-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