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海产品污染少,营养高,尤其是学名牡蛎、被誉为“海底牛奶”的生蚝。但大量研究报告显示,蛤、蛏、蚶、扇贝等贝类正面临重金属、赤潮和有机物污染之害,若清洁、烹饪不当,贝类很容易引起感染性腹泻和肠炎。这里给您支上几招,可以放心享受美味。 不吃内脏。重金属等污染物容易积聚在贝类生物的内脏中,而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最低。因此,最好只吃贝类的肌肉部分。“看颜色”是较简单的判断方法,打开壳后,略微发黑的肉块多是内脏。有些贝类内部有一根黑色的沙线,不能吃。 挑外壳平滑的。相对于外表疙疙瘩瘩的生蚝、扇贝等,蛏子、贻贝等外表干净、平滑,附着脏东西少,相对污染也少。 正确清洗。海螺、扇贝、蛤蜊等贝类是物美价廉的海鲜,但贝类海鲜内多沙石,不易清洗,影响口感。很多人担心在外面吃海鲜不够干净,选择在家里自己烹饪海鲜,如何清洗海鲜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清洗贝类时,最关键的是要让它把腹中的泥沙吐净。贝类闻到铁的气味就会吐出泥沙,所以,将文蛤、蛏子、田螺等贝类泡在水里,再放入铁钉等铁器,两三个小时后,贝类就会把泥沙吐出来;或者把贝类放入盐水中浸泡一个晚上,并置于灯光较暗处,贝类也会把沙子吐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调配的盐水要比海水稍淡些。 值得一提的是,蛤蜊是很难清洗的贝类。清洗前,先将蛤蜊放于水中浸泡,同时加几滴芝麻油。蛤蜊耐不住芝麻油的刺激,就会乖乖地将沙子吐出来。您也可以将蛤蜊放入盐水盆里,放置一夜之后,蛤蜊腹里的泥沙也会全部吐出来。 然后,用小刷子仔细清洁贝壳的表面。烹饪手法首选蒸、煮等,能彻底加热、杀死细菌。烧烤的方法易造成受热不均,外熟里生,建议少用。 (中海) 如何享用健康美味的贝类海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