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海燕 实习生 林伊格)肉片炒黄秋葵、黄秋葵炒番茄、黄秋葵汤米面……最近朋友圈里关于黄秋葵的做法和食用价值等信息频频刷爆。今年夏天,黄秋葵一下子“火了”。 在一般人印象中,黄秋葵初登餐桌是在酒店的餐盘上,绿绿的,里面黏糊糊的还挺爽口,很多人疑惑它是什么。而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对它不那么陌生,菜市场的摊主们也渐渐开始卖黄秋葵。 前天,林先生又一次在市区马车河菜市场称了一斤黄秋葵,花了8元钱,打算清蒸。7月份以来,黄秋葵价格下跌,他每隔几天就会买一些回家烧。 马车河菜市场施大妈蔬菜摊上的黄秋葵一早就销售一空。据施大妈介绍,黄秋葵一年四季均有,由于量少价格高,本地种植的7月份开始上市后,价格下跌了。6月底一斤售价20元,到了7月份直线下跌,现在售价8元。“再过两三个月,本地的收成结束,价格又会有所回升。”施大妈说,从现在到10月份是一年中黄秋葵价格最实惠的时节。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大荆、清江、虹桥等地一些善于抓商机的农户已开始种植黄秋葵,并尝到了甜头。 清江镇南塘村的蔡树法去年试种4茬黄秋葵成功后,今年种植了2亩。 “我今年70岁,种植葡萄多年,我从3月份种下去,7月份收成,每天下午,来自清江、虹桥、乐清等地的摊贩会过来进货。上个月每斤批发价7元,这段时间为5元,我每天卖60斤左右。”蔡树法笑着说。 蔡树法估算了一下,黄秋葵的采摘时间截至10月底,销售期有4个月,每亩产量在3000-4000斤,他种植了2亩,除去犁田、有机肥等成本2000元。今年的收入估计在30000元以上,效益较高。 清江镇农艺师林贤富说,黄秋葵效益较高,不过,长出的果实如果不及时采摘或两天内卖不出去,就会变老。农户若想大规模种植需警慎。 黄秋葵成今夏餐桌新宠 7至10月份价格最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