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处置民间非法金融
努力做到三个“不能
乐清“一周一夜一村”活动
引起《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关注
市检察院5年
查处职务犯罪案79件
“每周一夜”
推动立体服务于民
日出夜入为民 真心诚意解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每周一夜”
推动立体服务于民
2014-08-11

    “每周一夜”

    推动立体服务于民

    新华社温州8月8日电(记者 张和平)“走马观花多,扎入基层少;听取汇报多,解决问题少;浮在面上多,连接地气少。”群众以“三多三少”形容一些干部“漂移”基层、作风虚浮现象。

    为求彻改,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浙江省乐清市创建市委常委“一周一夜一村”问民解难长效机制,收效显著。

    “每周一夜”,为民排忧解难

    每人一周安排一夜入住一个村,深入夜访、夜谈,问政、问难、问计于民。这是乐清市委常委“一周一夜一村”制主要内容。

    市委书记林晓峰夜访虹桥镇溪西村得知,该村主干道年久失修,路面狭窄,安全隐患大,村民迫切要求改造,引起他高度重视。今年5月初,政府有关部门投资120万元对溪西村通村公路进行改造,7月底顺利完工验收,交付使用。

    今年5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霞到淡溪镇梅岙村夜访,得知村民“吃水难”,立即召集市水利部门商议加快解决。

    5月底,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林亦俊率市府办、民政、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夜访虹桥镇龙泽村。该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林亦俊深入访问后发现,村里建设小微企业园区后续资金不济,立即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商给予资金支持,并帮助谋划小微企业园区建设思路。如今,该村小微企业园区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活动开展至今,市委常委“每周一夜”共开夜访会200多个,参会党员干部群众2500多人,征集意见1100多条,有效解决问题117个。对于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常委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限期整改。

    改变“后进”,“夜访”成效彰显

    后进村的整顿,是常委们“一周一夜一村”制工作重点。

    虹桥镇岩坑村长期以来宗族、宗派问题较突出,村党组织核心作用失位,村委会长期无所作为,民生项目和重点工程无法推进,村内治安不好。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朱启来多次夜访该村,帮助该村党支部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工作法,从群众最关切的民生入手,帮助开通通村公交车,协调启动自来水管网改造、农民安居等工程,推动落实村庄绿化美化、路灯亮化等项目。

    如今,该村党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涉及该村的港区重点工程推进有力,村内治安明显好转,110报警案件去年200多件,今年上半年则是“零报警”。

    目前,各常委夜访进驻的32个重点后进村均实现明显转化。

    上下联动,立体服务基层

    记者采访了解,如今,乐清市4套班子领导全部担任项目建设指挥长、治水治乱督察长,带头挂钩联系全市重点工程、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项目、重要河道、美丽乐清水乡建设项目和“三改一拆”整治点。全市划分为6个片区,市委常委担任片区长协调相关工作,每月进行会诊、督查通报,形成“联系到点、协调到位、督考到人”工作机制。

    按照“一人一村、一周一访、三年不变”制度,全市900多名机关干部安排到全市900多个行政村任驻村服务员,开展以“进农家门、说农家话、办农家事、解农家忧”为内容的“民情大普查”活动;3000多名机关干部安排到20000多家纳税企业担任驻企服务员,开展宣讲扶企政策、代办项目服务、化解企业难题、搞好效能监察;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中,2300多名镇街干部实现走村入户100%……

    乐清市委常委推行“一周一夜一村”制,带动构筑起全市立体式服务基层体系。接地气、解问题的务实有效做法,受到了基层群众交口称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要闻 00001 “每周一夜”
推动立体服务于民
2014-8-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