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观察 S hiping ■朱慧松 记者从乐清市公安局了解到,今年6月1日至今,66天内,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各类人员走失报案多达351起,平均每天约5起。其中,老人走失报案91起,孩子走失报案207起,共298起,占走失报案总数的85%。(8月6日《乐清日报》) 因为种种原因,未成年人脱离家长的监护而走失的情况屡见不鲜。对此,家长一方面要尽到监护职责,看好孩子,另一方面也要防患未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应急教育,让孩子知道走失后该怎么办。 从以往情况来看,很多孩子在走失后,或手足无措,或在街头嚎啕大哭,或在马路上漫无目的地乱走,这样很容易导致意外和险情的发生。而一些孩子已经上小学了,走失后面对警察的询问,也说不出家里电话和住址,警察为孩子找家费尽周折。 或许有人觉得,孩子小,不懂事,走失后不知该咋办很正常。现在的孩子真的很“不懂事”吗?其实很多孩子都“很懂事”,不仅对书本知识烂熟于心,还有琴棋书画等诸多特长,他们不懂的往往是生活知识和应急常识,可这能怨孩子吗? 我们的很多家长高度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对孩子的早教从婴儿期就开始了,孩子上学后更是狠抓学习成绩,乃至将孩子送进形形色色的特长班、兴趣班、培训班,可却忽视了对孩子的应急教育,即便有也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孩子不会无师自通,遇到紧急情况就可能手忙脚乱。 因此孩子走失后只会哭鼻子,家长更要反思,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业和生活,在应急教育上更要上心,除了口头教育外,还可以用小游戏以及身边的事例来加深孩子的印象,告诉孩子遇到险情该怎样应对。如让孩子记住家里的电话,告诉孩子万一在公共场合和家长走失了可以在原地等待,也可以向警察、小区保安、商场工作人员求助等。而对于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其他险情,家长也要教孩子一些“应急术”。 (作者为媒体人) 最好的人生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