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信心 赶超发展 ——一论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年过中期,前行的步伐明显加快。 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围绕“赶超发展排头兵、再创辉煌顶梁柱”目标,打响我市“决战三季度,冲刺四季度”的发令枪,朝着温州大都市区北翼副中心、中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行进,全市上下务必进一步理清思路,振奋精神,充满信心,奋力拼搏。 充满信心,信心来自昨天的激励。历史的图景,是我们今天前进的坐标。乐清人民最初走进市场经济,有着一段艰苦的奋斗史。当年苦战的背影,成了烛照今天的图腾。今天的困难不能回避,但与当年相比,那可以不叫困难。当年摸着石头过河、测着政策体温前行的做法,是一种试探,一种突破。现在,政策层面的束缚基本得到了松绑。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政策主动跑在前面,坚持政府市场两手并举,目的就是助力民企发展。 昨天,在没有提出赶超口号的情况下,乐清着着实实赶超了几回,走在温州乃至全国前列。今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充满信心,赶超发展? 充满信心,信心来自今天的动力。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总量始终处在温州第一方阵,也存在着一定困难。这些困难,是宏观环境、发展理念、运作模式相互碰撞所形成的,只要正视这些问题,逐个化解,压力也会成为动力。赶超发展、再创辉煌,必将成为现实;排头兵、顶梁柱,亦非乐清莫属。 充满信心,信心来自明天的希望。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省级工业强市创建中的结构调整指标,我市得分92.4分,居全省第二,充分体现了这两年推进转型升级的实效。可喜的数字,预示着明天的希望。 事在人为。人为,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心。重担在肩,不容懈怠。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时间只剩下4个多月了,我们要激发信心,鼓足干劲,保持一刻也不能耽误的急迫感投入工作。在任务和困难面前,惟有充满信心,才能担当使命;惟有攻坚克难,才能走出困境;惟有图强奋进,才能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