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阅读
3  4  
《落纸云烟》序
《繁花》
川上弘美的《沉溺》
天成
一坊四节坊
一个敏感者的童年世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落纸云烟》序
2014-06-21

    《落纸云烟》序

    序与跋

    Y

    uedu

    ■赵乐强

    顺平兄嘱我为他的新作写序,一转眼从新正又近端午了,却只字未落笔。今日携朋友作山中游,刚刚下了一场大雨,天地世界的青葱上罩着一层淡淡的烟云朦胧。到得半山的听雨亭,瀑布悬顶,从头上飞过,声闻如雷,山石皆活。而亭檐上,挂着一粒粒晶莹的雨珠,欲滴未滴,似乎一切又很慢很慢,朋友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慢雨珠。并说,气势如瀑者壮美,如慢雨珠者静。

    我想到了顺平的字,其势壮、其锋健,跌宕起伏,恣肆张狂,如瀑如流,“当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苏东坡语)。我与“慢水珠”的朋友说,天可挥斥八极,人能解衣磅礴,解衣者,翰墨风神也。

    刘顺平,柳市后街人。柳市,这是个流金的地方,也是个出经济人物的地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计划体制摇摇欲坠,商业经济方兴未艾,柳市领了这波浪潮之先,二十万农民闯天下,换回了“中国电器之都”这金光灿烂的牌子。顺平兄适逢其时,自当是逐浪其中,但他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爱江山也爱美人,繁忙而又琐碎的生意并不影响他的砚池弄墨。几十年坚守,几十年苦练,换来了“醉素颠张韵有余,佯狂稍喜见真吾”(苏渊雷赠刘顺平语)。

    他一九八八年是以一副行书对联获温州市首届青年书法大赛一等奖的,而今的面目是大行草,中间显然已几经蜕变。在他的《落纸云烟》间,我能读出《中秋帖》、《十二月帖》的味儿。在温州写大字的人不多,写大草的人更少,顺平兄这是天赋呢?或是商海搏浪惹起的冲动和亢奋?抑或是柳市这个地方由穷而富、大开大合留给他的激情?

    由此,我自然想起平时与书法界朋友经常交流的一个话题,能出幅好字不仅仅是手上功夫,其背后是一个人的学养、见识,他的慧根、品性等等。与高挺临风的大树一个道理,土壤要肥厚,根祗要深,才能茂盛,才有直指苍穹的实力。所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杰,练笔还要练心,虽是老话,却是不少人要补的课。眼界高才致境界高,胸架大框架才能大啊!

    说来也是有趣,几年前顺平出《寒川狂草》,与我说的时候,我正在游雁荡山的飞泉寺遗址,那天也是雨丝横天,风吹过飘落许许滴答的雨声,断垣残壁外直挺挺的立着一群百年老松。我给他发去了一首七绝,“人过中年喜问禅,青山遍踏旧云烟。行囊装取飞泉水,赠与刘郎续墨缘”。今日当他的又一新书出版时,嘱我写序,正应了墨缘一说。但这序的腹稿偏偏又打在踏雨游山的途中,还真是笔墨山水、落纸云烟!我想,其精灵肯定与书法相契相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阅读 00004 《落纸云烟》序 2014-6-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