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瑞德地暖www.menred.com
经英会
扫一扫,线索奖、礼品派送、
交友联谊三重福利等着您
协办
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主持人:好的,谢谢。尹董事长您怎么看?
尹明善:股权相对集中,事关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一个企业的文化传承,对此我呼吁我们的政府管理当局做些改变。参照一些上市公司的做法,比如说拥有8%的股份,但是他有49%的表决权,这一个非常高明,必须由李嘉诚说了算,但总得要找几个小股东跟你意见一致,才能超过50%。同股同权在当今世界已经落后了,应该有些改变。所以我们的法律,我们政府的管理制度一定要随着时代的改变去做实际的改变,逐渐地改变。
明天的头把交椅谁来坐
——商界大腕纵论“民企再出发”(下)
■记者 陈微微 郑瀚
6月8日,德力西集团主办的“民营企业再出发”高峰论坛上,大腕专家们除就民营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格局,所面临的挑战、困惑进行了对话外,还就民营企业二代接班问题进行了探讨。
参加论坛对话的人物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科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跃文;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
现场主持由东方卫视著名主持人曹可凡担纲。
主持人:接下来讨论的话题,是民营企业的二代接班问题。其实对于一个民营企业、家族企业未来的发展,传承接班具有不容被忽视的位置。我先问一下黄主席,您是旁观者,您怎么看待二代接班的问题?
黄孟复:谈到接班的问题,我也做过一些思考。因为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了,有一批企业家已经进入了五六十岁的年龄段,都已经在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他们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的思考。很多企业家的孩子基本上选择到国外去留学,学完了以后这批孩子有的到外国公司去工作一段时间,有的就回到自己企业先锻炼锻炼,再谈接班问题。现在从总体上来看,我认为这不是我们民营企业家的出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是一个不现实的梦,所以必须要另辟蹊径。
黄孟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现实
主持人:胡主席,说说您的想法。
胡成中:我觉得家族化企业肯定要用制度化管理。制度面前,企业员工人人平等,可以避免家族企业因亲情关系影响一些决策的落实。目前,不少民营企业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但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还很不完善,还需逐步提高。我们想怎么样用最好的方式培养下一代,成才不成才那是后面的问题。我先说儿子吧,留学回来了以后搞PE,当助理,去年才到杭州一家总公司当了总裁,当了总裁他就睡不着觉了,虽然这个公司只有一两千人,到现在我问了很多次,你接不接班,他不吱声。当然我觉得他不回答也许是对的,因为能力未提高怎么考虑接班呢?我觉得这个应该说再过几年,他如果真正能行,我们是希望子女接班;如果他不行,我们这个企业肯定不能交给他。
胡成中:家族化企业要用制度化管理
主持人:尹董事长,您怎么想?
尹明善:我今年77岁,按理说压力最大。实际上我并不怎么着急,为什么?当时创业的时候只有9个人,我就是一个班长。现在我的员工有一万七千多人,是一个军的编制,我这个“军长”还去管战士怎么行呢,一个军管下来不是靠一个人,是一个团队。力帆能不能可持续发展,不在于你的子女,而在于你的团队。所以我的想法是坚定不移把团队打造好,我之后的董事局主席是谁?可能是我的儿女,也可能是我们的主力军,千万不要只指望我的子女来当班长。
主持人:会不会有这个担心,外族人把你们家的企业给带走了,或者是异族人必有异心。
尹明善:是,人总是有亲疏的,最好有制度把好一点的人才都留下。我们公司的人才是重庆所有上市公司最多的,而且我给企业的骨干许诺,今年干、明年干,后年还干,你能够永远干下去吗,能。企业规模大了,他所占的股权份额就小了。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还主张混合所有制,所以你把不是你家的人变成你家人,那不是什么问题,最终是靠感召力和凝聚力。
尹明善:企业发展在于把团队打造好
主持人:现在西方一些企业比较流行职业经理人跟家族的成员共同持股。王主席您是怎么看的?
王玉锁:我想从给我自己的定位开始说,我的人生两件事,一件事就是把企业干好,第二件事把孩子培养好。既然把它当成两件事,这两个之间可以有关系。首先我从企业接班人角度,接班人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机制建设,制度的建设,这样我相信企业才能长治久安,到了那个时候是自己的孩子做,还是社会的职业企业家们来做,或者靠机制来做,也很难说。就是你的儿子和你的闺女做的话,他可能也会违背你的意思,所以你要靠一个制度的话,不管是谁来做,都能够延续这个企业的成果,都会为企业的发展共同出力。
孩子接班的问题我也和大家一样,我从来不说这个孩子你将来接不接我的班,建议他们选专业的时候我说你有几条路可以选:一条路做公务员,第二做专业。比如说我儿子学规划,要想做企业,未来的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很重要,所以规划其实就是一个战略规划,将来你做的企业一定要有一定的内涵,也就是说文理兼修才行。
王玉锁:更重要的是机制建设
主持人:郑总你有什么想法?
郑跃文:我个人这么看,我们不要简单地探讨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我们自己希望什么样来看。我们的孩子去国外留学回来,还有几个愿意守着你的一二产业的?但我们怎么培养呢?就是说现在相比一般人来说,你条件比别人好,所以你有什么特长,我们有这个条件支持你,你就去怎么做,我不指望你什么接班,我指望你一辈子有了条件之后做好你自己。
郑跃文:希望子女做好自己
主持人:还是要回到黄主席这里,您刚才卖了一个关子,现在听了几位企业家的想法之后,您觉得哪位的想法更接近您的想法?
黄孟复:我觉得我讲的就是把自己的股权变成一种社会的公益基金这样一种形式,我认为可能会有很多的大型民营企业会走这条路。当然几位企业家首先尊重孩子的意愿,然后根据孩子们能力的大小来考虑给他责任的大小。
我们现在的企业应该来讲股权是相对集中的,相对集中的股权有好处。但是股权相对集中,其中人也非常关键。你现在第一代的企业家承担这个位子,胜任这个位子已经被实践证明。如果你立即退出这个位置,换谁来?如果马上就换你的孩子,企业发展很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变化。我们现在的企业都把孩子培养作为自己一个重要的任务,这是任何做父母的心愿,另外也是做企业家们一个希望,我希望我孩子能接,假如他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我肯定让他接,我可以让你优先接,这个没问题,但是实际情况可能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能够有这样一个公益基金式的安排,相对企业的股权不是太分散,我的孩子如果行,就让他来干,不行这个基金也能够照顾到我孩子的生活发展。
黄孟复:把股权变成社会公益基金
尹明善:改变同股同权制度
图为“民营企业再出发”高峰论坛现场。 浙江日报记者 张环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