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食品·旅游
3  
吃得好才会考得好
消费者发现食品
安全问题如何处置
去尝尝酸酸甜甜的味道
乐清旅游微门户上线
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40余位选手获奖 速来领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无标题
2014-06-05

    6类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

    常见的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种:

    河豚鱼中毒

    中毒原因:食用河豚鱼。河豚鱼体内含有一种名为河豚毒素的生物碱,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之一。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数分钟至3小时内发病,症状为腹部不适、口唇指端麻木、四肢乏力继而麻痹甚至瘫痪、血压下降、昏迷,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预防方法:不食用任何品种的河豚(巴鱼)或河豚干制品。国家禁止在餐饮服务单位加工制作河豚。

    织纹螺中毒

    中毒原因:食用织纹螺。

    织纹螺,俗称油螺、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等,是一种有毒生物,其毒素主要来自摄食的有毒藻类或其他有毒物质如河豚毒素等。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数分钟至4小时内发病,症状为腹部不适、口唇指端麻木、四肢乏力继而麻痹甚至瘫痪、血压下降、昏迷,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预防方法:不食用任何织纹螺。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高组胺鱼类中毒

    中毒原因:食用了不新鲜的高组胺鱼类(如鲐鱼、秋刀鱼、金枪鱼等青皮红肉鱼)。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症状为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并伴有头疼、头晕、心跳呼吸加快等,皮肤可出现斑疹或荨麻疹。

    预防方法:采购新鲜的鱼,如发现鱼眼变红、色泽黯淡、鱼体无弹性时,不要购买;储存要保持低温冷藏;烹调时放醋,可以使鱼体内的组胺含量下降。

    特别提示:注意青皮红肉鱼的冷藏保鲜,避免长时间室温下存放引起大量组胺产生。

    豆荚类中毒

    中毒原因:四季豆、扁豆、刀豆、豇豆等豆荚类食品未烧熟煮透,其中的皂素、红细胞凝集素等有毒物质未被彻底破坏。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l至5小时内发病,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出冷汗等。

    预防方法:烹调时先将豆荚类食品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熟。

    豆浆中毒

    中毒原因:豆浆未经彻底煮沸,其中的皂素、抗胰蛋白酶等有毒物质未被彻底破坏。

    主要症状:在食用后30分钟至1小时内,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头晕、无力等中毒症状。

    预防方法: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沸腾5分钟左右。

    特别提示:豆浆烧煮到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这是“假沸”现象,应继续加热至泡沫消失,待沸腾后,再持续加热数分钟。

    发芽马铃薯中毒

    中毒原因:马铃薯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称为“龙葵素”的生物碱。平时马铃薯中含量极微,但发芽马铃薯的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含量很高。人吃了大量的发芽马铃薯后,会出现龙葵素中毒症状。

    主要症状:轻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现象,严重者还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

    预防方法:如发芽不严重,可将芽眼彻底挖除干净,并削去发绿部分,然后放在冷水里浸泡1小时左右,龙葵素便会溶解在水中。炒马铃薯时再加点醋,烧熟煮烂也可除去毒素。

    毒蘑菇中毒

    中毒原因:毒蘑菇在自然界到处都有,从外观上却很难与无毒蘑菇分别开来,毒蘑菇一旦被误食,就会引起中毒,甚至引起死亡。

    主要症状:由于毒蘑菇的种类很多,所含毒素的种类也不一样,因此中毒表现有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出四种类型:胃肠炎型大多在食用10多分钟至2小时左右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单纯由胃肠毒引起的中毒,通常病程短,预后较好,死亡率较低;神经精神型多出现精神兴奋或错乱,或精神抑制及幻觉等表现;溶血型除了胃肠道症状外,在中毒一两天内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肝损害型由于毒蘑菇的毒性大,会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表现。

    预防方法:切勿采摘、进食野生蘑菇,也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蘑菇。

    李碗兴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食品·旅游 00008 无标题 2014-6-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