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时评
3  4  
沉下去贴近群众体现为政之道
工程车滴漏撒被罚4000元
裸官调岗
要把每一天都当成中高考前夕
警察枪支走火
中小学生写检讨书应该一律废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警察枪支走火
2014-05-30

    众论

    S

    hiping

    ■温国鹏

    这样的新闻一出立刻引来了网友的口水板砖。老天爷刮风下雨你不知道,难道连自己的枪里有没有子弹都不清楚?公众到底是该抱怨民警的粗心还是拿着枪支当儿戏?

    的确,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当事民警进行口诛笔伐,但单单对民警个人吐口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就是虽然警方迅速作出反应,当事两名民警已经被关了禁闭,但网友的质疑依然一浪高过一浪的真正原因。民警的低级错误暴露的是在枪支使用中的生涩,说白了,“幼儿园枪支走火”击中的是警察枪械训练的短板。枪支使用本领是民警的基本技能,在这方面不及格显然会引发公众对警察履职能力的质疑,大家很容易就追问,仅仅是把枪拿给孩子们看看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故,如果真的是需要警察真刀真枪冲锋陷阵的时候呢?谁敢保证警察不会擦枪走火?对于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天职的警察而言,这样的不信任感的加剧才是真正的难以承受之痛,是较之“走火”事件本身更为严重的危机。

    训练场地、经费的不足,对枪械使用技能的重视不够等诸多因素叠加,造成了警察在枪械使用方面的尴尬。广大警察尤其是基层民警的枪械使用能力亟需提高以适应新的安全形势的需要,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幼儿园枪支走火事件”无非是将问题进一步放大,让公众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迫切性罢了。

    无论是将当事民警关禁闭,还是承诺“将根据调查情况作进一步处理”,都不能替代对深层次问题的反思与解决。其实公众心中都清楚,对警察冷嘲热讽发泄不满只能过过嘴瘾,并不能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真正希望看到的,是警方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

    警察枪支走火

    事件:5月29日10时许,郑州郑东新区海文实验幼儿园发生意外事件,园内“六一”汇报表演时,一警察枪支“走火”伤5人。 据郑州市公安局负责人介绍,事发时活动即将结束,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一名负有在当地巡逻职责的警员在展示手枪前,对着地面验枪,没想枪膛里有子弹击发。该枪为曲尺手枪。警方已启动对涉事警员的追责调查。(5月29日新华网)

    ■盛翔

    “六一”儿童节快来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各种“亲切慰问”,开始涌入校园,这早就是一种惯例。“警察叔叔”去幼儿园宣传安全知识,肯定是幼儿园小朋友欢迎的。但是,去幼儿园“表演”枪支,还是令人感到震惊。因为,这可是装了弹的真枪,就不怕吓到孩子吗?就算是小朋友们对枪支有好奇心,但是警察能够随便展示手枪吗?这是原来就有的既定安排,还是临时起意的一个表演?“警察叔叔”对于枪支的态度是不是太不严肃了?

    “警察叔叔”需要告诉孩子们的,是枪支代表的含义和滥用枪支的后果,而不是当众真实演示枪支火力的恐怖。可以肯定的是,“警察叔叔”对自己佩戴的枪支也太不熟悉了。而这,本身就难说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明确规定,非警务活动严禁携带、使用枪支;那么,警察去幼儿园传授安全知识,为什么要带着真枪实弹?这是否已经违规?在暴恐犯罪日益猖獗的背景下,警察会用枪、敢用枪、用好枪非常重要,但这也要求警察对于枪支存有更多的敬畏,为防止枪支滥用,配枪用枪的管理制度理应更为严格。去幼儿园传授安全常识,竟然带着枪去,并且随随便便就“展示”,这可以说明当地枪支管理存在不当。

    警察去幼儿园“表演”枪支非常不可思议。之前的“丢枪”事件,显然没能引起其他地方的足够重视,幼儿园“表演”枪支事件再度敲响了枪支管理警钟,但愿不要被继续无视。

    到幼儿园“表演”枪支不可思议

    击中警察枪械训练的短板

    ■郭元鹏

    其实,如果涉枪的新闻仅仅是这一起的话,还不够可怕。问题是,近段时间,涉及警方枪支的新闻不断,简单整理就是一部惊险不断的电视连续剧,而且一再地在编写续集。从警察开会后会见朋友、参加娱乐、理发时的枪支被小朋友偷走埋在“荒山野岭”,到深圳警察为了领功导演枪杀良民的案件,到某地警察因为购买饮料枪杀女店主,再到此后的手枪因为开房而“暂时性失控”,这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情节,这一个个让公众汗流浃背的惊险,几乎让我们犹如在看一部大片。一个个涉及枪支的演出就是一个独立的影片,串联在一起就是一部连续剧了。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虽然这种事情的发生不是在一个地方反复发生的,但是全国警察是一家,必要的教训为什么就没能吸取,没有引起重视?警察带枪执勤是为了保障民众的安全,而当这些枪支成了潜藏在民众中的不定时炸弹的时候,让民众如何有安全感?

    眼下,各地陆续出现了几起暴徒事件,他们祸害了公众。警方加强戒备这是治安的需要,是安全的需要,是民众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做好防控工作,保障民众和国家的安全。按照公安部的部署,在今后一年的时间内,我们将开展严厉打击暴恐事件活动。这会有更多警察带枪执勤。我们是不是也需要对枪支的使用和管理制定一个与时俱进的标准呢?我们在排演打击暴恐的演练中,除了要练就一枪制敌的本领,是不是也要把枪支的安全使用摆上重要的位置呢?

    幸好,这起事件并没有造成人员的死亡,但是警示意义却是巨大的。我们要思考如何不再上演“三枪拍案惊奇”?但愿,这起事件能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和反思。

    但愿“擦枪走火”是最后一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4 警察枪支走火 2014-5-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