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时评
3  4  
在全球贸易新规则变化中勿被边缘化
群众满意度
是政府工作的起码准则
食宿自理
殡改自觉性相对落后 硬性规定很有必要
遏制“破坏性装修” 各部门要齐抓共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无标题
2014-05-28

    全眼看天下

    S

    hiping

    ■首席评论员 张全

    昨前两天,本报连续刊发了两则内容相似的新闻:一对俄罗斯情侣每工作几个月就攒钱穷游,到乐清时只剩下100多元人民币,两次走上沈海高速公路被发现;一对到温岭找工作的90后夫妻被老乡诈骗后,决定沿着104国道徒步回苍南,他们已经两天没吃饭了。所幸他们都得到了警察叔叔的救助。

    两则相似的新闻,细细读来,底色却差别颇大:俄罗斯情侣是自找苦吃,之前还游过越南,为了省钱,他们不是步行就是搭顺风车,目的无非是增长见识,饱览异国风土人情,字里行间很有些喜剧性。而后者则渗透着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苦涩,为找工资高一点的工作,受了老乡之骗,走投无路,被迫步行回“家”。

    从最广义角度来定义,这两对夫妻(情侣)之行为都可视为旅游。但其动机,一为主动,一为被动。鉴于俄罗斯情侣式的旅行在中国并不少见,乐清这偏隅东南的小城,也常见一些匆匆而过的外国背包旅行者,可见国外较流行此种“穷游”。说白了,就是以最小的经济支出来旅游,游程中间可能打些短工来延续。虽然国内网站上常见一些穷游的支招,但真正能付诸行动的国人少之又少。

    传统旅游动机论认为,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他应该具备四方面的条件:有“钱”、有“闲”、有旅游冲动和身体健康,钱为第一位。而穷游,某种程度已经颠覆了这种理论。没钱也旅游——穷游者所以能成为旅游大军中的一员,其应拥有更强烈的旅游冲动,包括更愿意尝试缺钱状态下的生存体验,更深层次地体会人际关系的奥秘,更真实地验证自己的潜能发挥。这种游法风险很大,而正是这种风险的存在,给旅游平添了几分吸引力。

    但这一旅游冲动的形成并不偶然。放眼全球,背包旅行者,多来自那些社会稳定、福利待遇好的国家,那些具有更充足就业机会的国家,那些基尼系数更低的国家,那些在世界上拥有更多免签权的国家。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自然比不上西欧,但以我们的水平来衡量,还是很好的。

    中国人并非不爱旅行,黄金周的井喷最能说明问题。问题在于常规的、为增长见识的,而非纯粹为缓解或逃避压力的旅行,中国人拥有多少?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国民生存状态。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3,已经非常严重地跨过了国际警戒线,这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感受和媒体报道也可以直接地感受到。

    这造就了现实中许多为实现基本生存而奔波的人们,为寻找乐趣增加体验式的“穷游”在他们(我们)身上无从寻觅。就如文初所提到的这对90后夫妻,一不小心就成了“被迫旅游者”。他们回到苍南,尚不知前景如何。或许对我们来说,重要的并非如何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在于如何公平分配这些被创造出来的财富。

    旅游动机

    也是生存状态的一扇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3 无标题 2014-5-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