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阅读
3  4  
切磋书艺 潜心读书
万家垟大屋
《钓客清话》
放慢脚步 来点诗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钓客清话》
2014-05-24

    此书的作者艾萨克·沃尔顿,是17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著有多种传记,笔调雅洁可赏。60岁那年出版《钓客清话》。此书成为垂钓者和热爱宁静生活者的“圣经”,风行三百年不衰,互联网上“亚马逊”书店的书目中,仍有此书的多种新版本,并有现代人的拟作、续作等。此书国内版本原有花城出版社的,译者为缪哲。之后,中国社科出版社出了一个版本,译为《高明的垂钓者》。还有海南出版社译为《钓客清谈》等。最近新星出版社又出了一个版本,译名和译者同花城。

    缪哲先生译书四本——《钓客清话》、《塞尔彭自然史》、《瓮葬》、《美洲三书》素享盛名,前三本收藏有时,近来发愤学习散文名译,先请缪哲先生上坐。《钓客清话》入藏五年,终得展读,快意何如。 缪哲先生译古典著作,少有与比肩者。译文之古色古香,可窥先生国学之渊博,退而自惭,何敢望其项背。自知一曝十寒,才始跬步,先生已在千里之外也。 ——  Luke

    我不能不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沉思者经典译丛”是一个译得非常官僚、非常粗糙、原意尽失的译丛。艾萨克·沃尔顿《钓客清话》就是这样的受害者。此书译得最好的是缪哲的译本,文体半文半白,风雅十足,满室清香。但我找不到他的译本。只好买了本巫和雄的译本,巫的译本将书名都改得毫无意味:《高明的垂钓者》。不明就里者一看,哗!一本教钓鱼的说明文。这本“充满了空气、露水和阳光”的自然文学名著竟然被译成了一本索然无味的说明书。 ——梦亦非

    《钓客清话》这个译法确实挺好,不过《高明的垂钓者》似乎也不算离谱啊,陆谷孙曾有此译,而杨周翰则将它译成《垂钓大全》,那岂不更像教钓鱼的科普读物?书名原文The compleat angler是双关语,译成《高明的垂钓者》不能算是“改动”,只是怎么处理都似乎无法尽善尽美。而且书名往往是出版社决定的,跟译者其实没多大关系。 ——爱唱反调

    今年读库的第二本小册子,一本讲渔钓的书,被人奉做文学的经典在读,再版多次,风靡世界。作者行文清新、风趣,怡然自得,对疲于奔波的现代人来说此书是避难所。对当今追逐名利的社会来说,垂钓推崇的简单、忍耐、厚道、知足是那么“不合时宜”,原作扉页上莎士比亚的诗句:这就是我们的日子,不受尘扰;于树中见喉舌,于溪流见书,于石头见训诫,触处得良教。阅读时总让人想起小时候的蓝天、白云、田野、小溪和满桶的小龙虾。 ——睡者的荒原

    我是懒惰且拖沓的,这本书的后面一部分终于读完,而且未记笔记。落笔两个字记得很清楚:习静。后面的邓约翰传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读完。整本书的风格清雅,翻译用词严谨讲究,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读的书。 ——苹果园

    简单、厚道、忍耐、知足,不是我们当今风行的做人理想。沃尔顿生活在英国大变动的时期,人人都仰着脖子,看宫阙,看财神,看主教的宝座,像他那样低头看草地和清流的人,并不很多。和那时的人相比,我们的头仰得还高,脑袋里风车和轮子,也转得更响,而今天的河水,却落得更低,鱼跃出水的声音,又更小了。想到这里,我总是停下翻译的笔,心想,算了吧。  ——缪哲

    (黄崇森 整理)

    《钓客清话》

    书味

    Y

    uedu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阅读 00004 《钓客清话》 2014-5-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