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 最具含金量细则出炉 央行上海总部5月22日发布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FT),并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分账核算业务细则”)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风险审慎管理细则》。这是截至到目前自贸区金融改革最具含金量的细则。 今年以来,央行上海总部已陆续发布了5项金融细则,包括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放开小额外币存款上限、外汇管理支持自贸区建设等。而此次最关键的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的出炉,为日后投融资便利服务提供了载体和风险管理框架。 22日发布的《分账核算业务细则》核心内容包括分账核算业务的开展及相关要求,详细规定了上海地区金融机构内部建立试验区分账核算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以及自由贸易账户的开立、账户资金使用与管理等内容。 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介绍,细则着力点是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为此央行在自贸区开展了大量调研,来自一线的800多条意见都得到了相应满足。因此“政策是接实体经济地气的。” 其中一大亮点在于上海地区的所有金融机构可以开设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张新说,所有上海地区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建立账户体系,不限于自贸区,且不限定于银行业开立,在证券、保险机构也可开立自贸区账户体系。 自由贸易账户面向的群体是区内主体和境外机构,境内区外的企业和个人不得开立。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朱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政策为下一步金融创新搭建了舞台,就像金融体系内没有“铁丝网的特区”。比如,证券资金清算是通过银行,账户开设之后,可为跨境证券资金划拨提供通道,而原来要通过QDII、QFII或者沪港通。在这个账户,银行可为其他证券投资或者金融投资提供资金清算便利。 正式落地之后,预计清算业务会在银行第一批业务之中,包括银行传统信贷或者贸易融资业务都有望很快推出。随着将来更多政策落地,为投资客户做结算,金融衍生品业务都将推出。 本报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