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笔
3  4  
栈房众生相
雁荡山
一颗杨梅
寻桥记
看双瀑的日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看双瀑的日子
2014-05-17

    图文

    W

    enbi

    ■郑亚洪 文/摄

    一个下雨天我去了观瀑亭。老观瀑亭的名声渐渐地让位给了东南边兴起的东塔公园、晨沐广场、市民中心,连一个虚构的郁金香湾也会悄然夺走它的名声。但也好,反而保护了观瀑亭。三十年前(1984年)我考入乐中,第一次来到西山水库下看瀑布那个最初的日子,瀑布也是响成这样。石头路还在,老乐中宿舍、少体校、溪地的大树、瀑布下废弃的试验台,这些还都在,只要石头路在,那颗喧哗与骚动的心会跟着沉寂下来。丹霞山山脚下多了一座白鹤寺,座北朝南,刚好对着金溪。原先白鹤寺在老乐中里面,我读初中的时候它还在,后来被拆了,最后一点方丈楼在九十年代被拆除干净,这座金碧辉煌的新白鹤寺只不过后现代的一个复制品:石头狮子、高大的牌门、有“南无观世音菩萨”题字的黄墙等等却能代替真品——那座曾在乐清存留十六七个世纪的白鹤寺,似乎验证了让·波德里亚的一句话:“开始必然是不幸的,结果却是幸运的。”幸运的是多年后重新拥有了一座白鹤寺,并对此膜拜。在一个拟像世界里,罪恶来得更完美。金溪上游水流湍急,在夏天即将来临的日子里大溪地里的盛草疯张,一下子夺取了金溪半条宽度,水遇见草,更加疯狂了。快走到山脚下,听见水从空中砸下来,两条瀑布挂在岩体上,一大一小,这是难得的双瀑景观,总算对得起人们给亭取的名字:观瀑亭,官名叫景贤亭。宋朝诗人王十朋来观赏过,有诗为证:“尘襟濯罢飘然回,风清月白空箫台”。一个风清月白之夜诗人独自来看双瀑,“飞流喷沫”,打湿了诗人的衣襟,联想到了相去不远的箫台山。这首诗歌就刻在景贤亭旁边的山体上,“双瀑飞泉”四个黑体字题在边上。比王十朋早上大概九百多年,有位炼丹隐士张文君曾炼丹于双瀑底下,观瀑亭山脚下有个“仙人跪”,据说是张君炼丹的遗迹。张君的高士名声在文人间传播,连书圣王羲之也来前来拜访,文君避而不见,“以余药掷溪水,遁于竹中。”张君骑的是一匹白鹿,白鹿角在竹林间闪现,那是很迷人的场景。白鹿、白鹤、双瀑飞泉、箫台空音,从有到无,由实及虚,中国人最擅长的仙风道骨在东晋达到巅峰。人们将它们画在了观瀑亭的亭内平顶上,在我们仰头观看的时候,身边的瀑布与画中的瀑布融为了一体。一只大狼犬蹲在试验台下,被铁链链住了,狗看见人走动站起来咆哮,其声音也骇人。大雨中开过来一辆汽车,停住,下来两个穿白大褂的,两人抬着什么往瀑布底下的水潭里走,狼狗咆哮起来,两人只得改变方向,匆忙间往水里扔掉了一个劳什子,我没看清楚,溪地里腾起青烟,雨中的男人往回走,两人都戴上了孝帽。他们是替刚死去的亲人完成一桩孝道,而我,一个局外人,目睹了大雨间观瀑亭下最诡异的一幕。

    看双瀑的日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文笔 00005 看双瀑的日子 2014-5-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