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综艺
3  4  
寻找“梅花桩”
门神贴反了
乐清田歌
心诚气滤 刀笔传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田歌
2014-05-17

    乡俗

    Z

    ongyi

    ■王志成

    白龙山麓,万木争荣,流泉不息,百鸟和鸣。百余年前,在白龙山野诞生的乐清抛歌《对鸟》,是一首以鸟名为对歌内容的山歌。乐清抛歌《对鸟》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而丰富多变,绝无一丝一毫感伤愁苦的情调,质朴、刚健、清新和大气的个性,蕴涵着人类战胜自然风险的自豪和对自由的追求,表现的是乐清人身处恶劣生存环境中的山野浪漫,充分展示了乐清人文精神中刚健的一面。《对鸟》是乐清山海文化中最活跃和最富有生气的精华,是乐清文化传统的闪光点。乐清抛歌《对鸟》是乐清人集体创作的中国经典民歌,它的旋律在中国民歌乃至世界民歌中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百余年来,乐清除大荆之外,各地均有《对鸟》一类白龙山牧童盘对山歌流行。

    1961年,乐清县文化馆曾编辑油印小册子《乐清民间音乐资料(第一辑)》,所收《对鸟》歌谱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对鸟》歌谱。这个版本的《对鸟》歌谱记有“倪孔恭唱,朱一正记谱”,是民族五声音阶羽调式,起句比较平易,后来常见的装饰音和滑音在这个版本中出现不多,可以肯定是比较原始的版本。据虹桥的朋友说,倪孔恭出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虹桥三村人,曾经是虹桥业余文工团成员。

    2013年8月16日,虹桥镇峃前村人连旭辉通过QQ传给我他用手机录的六首白龙山牧童盘对山歌。这六首牧童山歌是连旭辉的父亲连正远唱的,其中《对鸟》、《吤呣黄黄徛山头》、《吤呣乌乌徛山头》、《吤呣拕藤拕半天》等四首乐清乡土文献中常见,《吤呣树上点点红》和《吤呣落水弯又弯》地方志未记载。2013年9月8日,连正远、连旭辉到动力数字音乐制作中心录制了《对鸟》等六首白龙山牧童盘对山歌。

    连正远出生于1941年,与倪孔恭年龄相近,小时候是白龙山牧童,他唱的《对鸟》与倪孔恭唱的相近,旋律平易,音域不宽,便于普通人上口,具有浓浓的乡土味,与目前常见的《对鸟》差别很大,是《对鸟》原产地的乡人至今仍口口相传的白龙山牧童盘对山歌。我在乐清音乐界的几位朋友听了连正远、连旭辉白龙山牧童盘对山歌《对鸟》的录音,一致公认是原始版本的《对鸟》。我根据连正远的录音,完成了白龙山牧童盘对山歌《对鸟》的记谱。

    山歌不仅产生于“山”,也产生于“野”,乐清田歌是由《对鸟》一类白龙山牧童盘对山歌发展而来的民歌,在虹桥镇之西今石帆街道、淡溪镇、天成街道一带有水稻田的平原地区广泛流传。乐清田歌跟《对鸟》一类白龙山牧童盘对山歌一样,也是民族五声音阶徴调式,也是“起、承、转、合”四句,旋律内在运行的规律跟《对鸟》一类白龙山牧童盘对山歌很接近,但演唱形式与《对鸟》一类白龙山牧童盘对山歌不同,不是一方抛,一方接,乐句也不是四问四答。乐清田歌是农民苦中作乐的劳动伴侣,抒发的是凄凉愁苦的感情,与《对鸟》一类虹桥抛歌的韵味大不相同。虹桥一带演唱田歌的民歌手季良红是虹桥镇西街人,与我的朋友姚儒英是邻居,比姚儒英年长二十余岁。姚儒英说,倪孔恭所唱的虹桥抛歌《对鸟》是跟季良红学会的。季良红在五六十年前经常登上虹桥镇一带舞台演唱虹桥田歌,四五十年前已经亡故,如果能活到今日,年龄八十余岁。在浙江省,乐清田歌虽然没有嘉善田歌那样出名,影响还是相当大的。《乐清民间音乐资料(第一辑)》所收《长诗》歌谱刊有“柳市吴正明唱、朱一正记谱”,《对歌》歌谱刊有“柳市李西高唱、朱一正记谱”,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两首乐清田歌歌谱。乐清西乡流传的田歌到叫田诗,《乐清民间音乐资料(第一辑)》所收《长诗》和《对歌》就是田诗。

    1983年温州市民歌汇演,我与蒋华山合作填词编曲、黄玲玲演唱的乐清田歌《田间又飞田歌声》曾获创作奖和演唱奖,发表于1983年7月24日《浙南日报》。《田间又飞田歌声》是根据乐清田歌整理改编的版本,据蒋华山说,原始的田歌是1982年他在蒲岐附近搜集到的。2014年4月24日,我在虹桥镇蒲岐居民区南首娄岙村听民歌手俞存杰唱虹桥田歌,曲调、歌词与朱一正搜集的《长诗》大致相同。俞存杰出生于1925年,比季良红和倪孔恭年长。俞存杰从16岁开始唱民歌,乐成、虹桥和附近村庄经常请他去唱参龙歌、虹桥田歌等民歌。俞存杰说,田歌本来叫耘田歌,过去耘田时,早上水凉,中午太阳晒得热,人整天跪在水稻田里耘田,累得受不了,就会想起唱山歌。耘田歌音起得高,衬词拖得长,声音传得远,有时伙伴们还互相扔烂泥玩。《乐清民间音乐资料(第一辑)》收有象阳民歌《对答》,歌谱刊有“象阳荷盛郑祥通唱、朱一正记谱”等字,也是以鸟名为对歌内容,歌词的内容、形式与《对鸟》很接近。《对答》的旋律跟《对鸟》有一点接近,但节奏和旋律的运行远比《对鸟》平稳,没有《对鸟》中的自由延长音,没有一点山歌的韵味,是民族五声音阶羽调式小调。可以把《对答》看成是《对鸟》的影子,但并不是抛歌。乐清田歌长期在平原地区流行,民间歌手逐渐改变唱法,渐渐没了山歌味。

    2014年4月30日晚上,俞存杰到动力数字音乐制作中心录制了虹桥抛歌、参龙歌、虹桥田歌等民歌。看俞存杰录音的架势,参龙歌和虹桥田歌他可以唱一个晚上。俞存杰所唱的参龙歌和虹桥田歌,内容是整本的《白蛇传》,形式已接近曲艺。我建议他唱《乐清民间音乐资料(第一辑)》所收《长诗》“长诗好唱口难开”那样的虹桥田歌。俞存杰不屑一顾,他以为要唱《白蛇传》那样可以唱一晚上的虹桥田歌才够档次。俞存杰虽然已经90高龄,但春节期间还应人邀请去乐成、虹桥等地唱参龙歌和虹桥田歌等民歌。听俞存杰唱参龙歌和虹桥田歌,把高音和拖长的衬词去掉的话,田歌就唱成斗歌了。当晚,俞存杰、虹桥镇民歌手刘华兴和虹桥镇瑶岙村女民歌手连冬玉到乐清电视台录制了《乐清田歌》专题片。

    乐清田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综艺 00006 乐清田歌 2014-5-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