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今日柳市·柳韵
3  
从容活在当下
归去来兮
梦的色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归去来兮
2014-05-14

    有一种花,叫野百合,初夏开放,圣洁无暇,宁静淡泊。我与之相处多年,却近之而未染。

    那年春天,学生文玺带我去后山长流水的大岩尖下玩,偶见一株亭亭玉立的野百合迎风伸展。我们对之爱不释手,把这株野百合从水流花放的幽谷之中采来,占为己有,养在我家院子的花圃里。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是多么容易犯傻。

    每年,移栽来的野百合在春寒料峭中碧叶绿颜,与世无争地悄然生长在院子一角,仿佛还在深山间般悠然绝尘。但见一株亭亭玉立,约10厘米高,绿叶,深紫色的茎。离它不远处有三株挨在一起,一株叶子包着,另两株叶子半包着,叶就是花。蹲下细瞧,在缤纷的野草丛中,还有十几片叶子挺立在泥土上。有婉约的,有豪放的;有的像一只小手在舞蹈,有的相邻的叶子像要鼓掌;有的背阳,有的向阳。像一弯眉毛,更像远方大海上的朵朵小帆。文玺给它们取了乳名,小一,小二,小三……,一会儿,就认不出谁是小一,小二,小三了。我们两户只隔一条墙,这丛野百合成了我们共享的花。

    初夏的院子里,一株野百合长到一米多高,高挑而坚强,花瓣反卷,向下开放。花期大约一个星期,它与朱顶红同时开谢,不与月季竞芳菲。

    你瞧——它的花苞侧生在花梗的顶端,形成一个巨大的“7”字形。在细雨连绵的早晨,第一个花苞“破土而出”,一日之间渐渐开放,开出了洁白的花朵。红色的花蕊,晶莹的露珠,淡淡的花香。到了傍晚,第一朵花绽开大了,开圆了,像个羽毛球,还像倒挂的灯盏,不低头不能窥其真貌。

    次日,第二朵也开了。远远看去,它们像两个话筒在悄悄地交流着什么。或许向往回到自己的家园。在那细水长滴的悬崖之下,在荆棘丛生的花草中,在幽静的树林下,绽放自己。我坐在书房里,往野百合生长的地方望去,那片岩石正处在历史文化遗存的象山尖碉堡下。莫非野百合也是属于文化遗存的那一部分?

    野百合花以一袭洁白迎来夏天,这是它一年之中最美丽的时候。

    可是它离开熟稔亲密的幽谷,离开大自然,只因为我们的欲望与贪婪。在谷雨过后,那十几片叶子再也长不高,凄然地死去,每年只有一两株长到一米多高,还是开出洁白的百合花。我们共同在书本上朗读过周濂溪的《爱莲说》,文玺在高中朗读过茹志娟经典的《百合花》。二十多年的光阴在手指间悄然逝去。我们开枝散叶了,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了。只有这野百合怎么也不能茂盛起来。我在安徒生和巴尔扎克的笔下遇到过迷人的百合花,百合花轻纱长裙、宁静淡雅、清芬高洁的模样丰富我美丽的印象。从春夏到初秋,从嫩芽到花开花谢,八月里,百合花落尽叶子,剩下一两杆枯茎。可是年年我家的院子里总不见它繁殖茂盛的征兆。

    高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院子里光照不再充沛。我家依山而建,有一大岩石突出在西边院子。在岩石下放大花盆,把野百合从院子的花圃迁移到岩石下的花盆里,为其仿制了一个幽谷,充足的阳光,幽静的环境,不惊扰它的生长。似回归它的故里,让其远离俗世。因西厢房本是我们足迹少涉处。

    爸爸把心爱的画眉鸟放回山林,养了多年的乌龟放生,让其回归自然。这一举动触发了我的心思。近几年,在我屋后的密林里、幽谷中、岩石下,在我屋前的田野里,我再也采不到棉菜,也看不到很多小时候采摘过的野花野草了,野百合的踪影更是寻不见了。象山的开发,山路的修建,山林火灾,使野百合们失去了家园。象山山上的野百合只剩我移栽下来的这株了。

    我慢慢地想,也许我也该将心爱的野百合送回到长流水的大岩石下。让它能在自己的家园开枝散叶,不至于灭绝。不是我家的土地不够丰腴,也不是我不爱这株幽谷的来客,只是它这样恹恹地长,会不会和它离开幽谷,落入凡俗有关呢?我希望看见它们能更多地生长,不因我的自私而只剩这一株。

    思罢!归去来兮,我应把野百合花送到它自己的家园,在春风翦翦雨霏霏的时候;归去来兮,心中的野百合花开放在宁静的幽谷中,在夏意渐浓花果飘香的时候。

    ■郑群威

    归去来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今日柳市·柳韵 00016 归去来兮 2014-5-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