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交警
3  4  
酒后驾驶 害人害己
交通安全无“捷径”
图解交通事故责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横穿马路、翻越护栏……不文明又危险
交通安全无“捷径”
2014-05-14

    链接

    J

    iaojing

    路上的行人,极有可能受到机动车的伤害。行人如何避免无谓伤害?交警提示,行人走路也须牢记“五防”。

    一防驾驶员酒后驾车,大脑指挥失控。 据统计,全国每年因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有2万余起。饮酒、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驾驶员极易产生视觉和感观意识上的误操作。他们在迷迷糊糊中,将正常行走的行人撞死轧伤的案例很多 。因此,行人要注意观察和判断车辆的行驶轨迹等情况,发现异样时,应及时提前避开。

    二防道路湿滑,车辆难以人为控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制动系统的效果是根据路面状况而变化的,特别是在道路比较湿滑的情况下,制动效果往往比干燥路面要差一些。行人在这种道路上行走,要与机动车保持更长的安全距离,以防止车辆制动时打滑跑偏将正常行走的行人撞倒。

    三防车辆突发机械故障,驾驶员身不由己。车辆机械故障的发生既有平时驾驶员对机动车维修、保养不到位或不细心的原因,也有因运动机械磨损变化而突发机械故障(如刹车、方向失灵等)。一旦驾驶员在行驶中突然发现难以人为操纵和掌控车辆,只有眼睁睁地任其翻覆、碾轧。因此,行人要尽量靠边行走,并注意观察左右车辆,以便及时躲闪。

    四防驾驶员超速行驶,处理不及。车辆在超高速行驶的情况下驾驶员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一旦路面行人突然出现动态,由于惯性和反应时间及操作过程等原因,驾驶员会来不及处理得圆满周到,这是事故高发的常见原因。超速是公路第一大杀手,行人要随时防备和高度警惕。

    五防视线不良,能见度低而惹祸上身。 夜间或风、雨、雪、雾天气,驾驶员的视觉感观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遇能见度低时,行人更要靠边行走,尽量与车辆保持足够的横向安全距离。

    ■记者 郑茜 通讯员 李雨诺

    近日,交警部门对辖区内发生的行人交通事故进行了一次统计。统计结果显示,从2013年至今,我市共发生涉及行人的交通事故240多例。横穿马路、跨越隔离栏、走上车行道等违法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大原因。事实上,很多行人为图方便,不惜违反交通法规走“捷径”的现象大量存在,但是,这条“捷径”,让他们走上了不归路。

    横过马路须谨慎

    家住翁垟街道的张阿公怎么也没想到,在村前横穿马路会让自己丢了性命。2013年5月6日,82岁的张阿公横穿村前的路口时,被一辆二轮摩托车撞伤,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交警分析:在横过马路时,有的行人未看清来往车辆,有的判断车辆的安全距离失误,有的觉得机动车会停下来避让自己,而机动车的车速快慢不一、司机的反应速度也不同,事故往往就此发生。

    交警提醒:行人在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行人应靠边行走

    2013年1月29日晚,天下着大雨,由于没有路灯照明,路上漆黑一片。叶女士走在104国道线城东街道坝头收费站地段时,一辆重型普通货车与一辆小型客车在此交会。会车时,小车驾驶人视线受灯光影响,当发现车前有人已为时过晚,未靠边行走的叶女士还是被撞上了。

    交警分析: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走在路中间,不亚于将自己的生命置于虎口,同时也会给他人的行车安全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翻越护栏只为“近一些”

    跨越道路中间护栏,只为图方便,殊不知,这少走的几十米,可能会让行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2013年3月13日,陈某从一公交车站台出来后,跨越中间的隔离护栏后与一辆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当时,摩托车司机虽然采取了刹车措施,但由于双方距离太近,摩托车还是撞在了陈先生身上,造成陈先生受伤。

    交警分析:生活中,行人跨越隔离设施的例子数不胜数,酿成惨剧的也时有发生。道路规划中,在很多路段设置了隔离设施,就是为了阻止行人横过道路。有些行人不顾危险,为图便捷不惜跨越隔离设施横过道路。突然出现的行人,往往会使驾驶人猝不及防,以致酿成悲剧。

    行人亟须增强安全意识

    横穿公路、走行车道、翻越护栏、走人行横道不看红绿灯、不选择地点随便拦出租车、边打电话边过马路、不在站台上等公交车、搭帮结伙边走边聊、在马路上嬉戏……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其原因何在?

    交警部门分析,一是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不少行人为了贪图方便,以生命冒险;二是目前我市道路建设还需完善,人流集中路段并没有地下通道和天桥等可供行人行走。

    不良交通习惯的养成也有多方面的因素。很多行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违反交通规则时,交通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此外,违反交通法规行为容易出现“羊群效应”。

    行人走路牢记“五防”

    危险!

    横穿马路、翻越护栏……不文明又危险

    交通安全无“捷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交警 00006 交通安全无“捷径” 2014-5-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