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要闻
3  4  
违法建筑屡拆屡建成“顽疾”
违建厂房被责令20日前自行拆除
“吃空饷”者还在白吃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虹桥娄川村凤凰山脚
违法建筑屡拆屡建成“顽疾”
2014-05-08

    ■记者 郑瀚

    郁郁青山中,成群的白鹭优雅地展开翅膀,在林间飞舞嬉戏,不时发出悦耳的鸣叫声。在虹桥镇娄川村凤凰山脚下,抬眼望去,此景美不胜收。

    突然,山脚下的大理石加工场、木门厂内响起了机器切割的刺耳响声,随之扬起阵阵烟尘,破坏了这幅鸟鸣山居图的优美意境。

    美景中的“疮疤”

    5月6日下午,娄川村凤凰山脚下一家名为“瀚光”的木门厂内,几名工人正在加工生产。

    工厂里,搭建着三间一层简易的厂房和一间二层的住房。其中,两间厂房是生产车间,一间内堆放着大量木材,工人正在切割木材;另一车间内,两名工人在打磨成型的木门。剩余的一间厂房内,储存着木材、铁皮以及生锈电风扇等杂物。

    “你们这是不是违建的,要被拆除?”

    “我们马上要搬走了。”

    “现在怎么不搬,还在生产?”

    面对记者的质疑,车间里的工人不再回应,埋头干活。

    这时,一辆货车驶进工厂,车上走下一名男子,自称是木门厂负责人的朋友,说话间开始动手拆卸用于储物的厂房。

    “负责人不在,我是来帮他拆迁的。”该男子说,5月5日当天,虹桥镇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人员曾到此处拆违,拆除了厂内一处作为工人宿舍的简易房,此后拆违人员与厂主的朋友进行了沟通协调,同意他组织人员先搬走厂内的机器设备,自行拆违,限期7—8天。

    说着,该男子指向了一处紧邻着切割木材车间旁的空地,那里堆满了碎石块以及铁皮等。

    “土地是我朋友从村里租来的,建在这里有些年头了,六七年前木门厂主要生产三合板门,近两年开始进口优质的木材生产木门。”聊天中,该男子讲起了木门厂的“历史”。

    木门厂附近,记者还看到一处堆满废弃物的空地,建着一间简易棚屋,又脏又乱;一处简易的大理石加工场,机器轰鸣中粉尘飞扬……

    曾多次进行拆违

    据知情群众反映,这一片全是违法建筑。那么,举报是否属实呢?

    虹桥镇党委委员、蒲岐社区党总支书记薛光辉确认了这一事实。同时,记者在国土资源部门的遥感监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内发现,大理石加工场等违法建筑所占的土地属性还是基本农田。

    “这里的违法建筑占地面积有9亩,已经存在10多年,反映这里违建的群众比较多,意见也比较大,尤其是木门厂、大理石加工场等产生的噪音、烟尘严重影响了环境,反映更是强烈。”薛光辉说,对这个问题,虹桥镇政府一直很重视,曾多次组织拆违,但其中部分违建者在每次拆违后觉得“风声”不太紧了,便再次进行违法搭建,导致这一片违法建筑成为了拆违工作的“顽疾”。

    4月初,虹桥镇政府再次推进此处的拆违工作,下达拆违通知书并不间断催促他们,要求违建物的负责人一个月内自行搬迁,否则将进行强制拆除。截至4月底,部分违法建筑如期被拆除。

    “5月5日,我们对剩下的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拆除,其中木门厂等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未找到新厂房,让我们宽限一个星期搬运机器设备等。”薛光辉说,考虑到部分人存在困难,他们最后决定再多给一些时间,到5月12日再组织强制拆除。

    “既然这样,为什么木门厂里工人还在生产,而不是搬运机器?”记者追问。

    “他们还在生产?我们之前已经拉掉了电闸,可能是私接电源,我们马上组织人员制止。”薛光辉当即表态。

    虹桥娄川村凤凰山脚

    违法建筑屡拆屡建成“顽疾”

    本报投诉电话:61116222

    邮箱 :133577110@qq.com

    微信平台:中国乐清网微信(微信号:yq3535)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要闻 00002 违法建筑屡拆屡建成“顽疾” 2014-5-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