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 自参加工作后,我常常会重复同一个梦境,一个大出血的病人突然被送来医院,周围所有的人都在忙碌,只有我一个人能拯救她。然后,我就会惊醒。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会成为我的噩梦。其实,这本就是我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情,输液,测量生命体征,吸氧,遵医嘱用药…….这些对每个医护人员来说,已成常态,本不该畏惧。梦的次数多了,我便跟很多同事说起这个梦境,才知道,大家都做过类似的梦。后来我常想,这也许是出于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因为敬,所以畏。 最近全国各地连续发生多起恶性伤医事件,很多临床医务人员开始不淡定了。大家都在抱怨政府不作为,抱怨患方不理解,每个人都感觉如履薄冰,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掉进冰窟窿的人会不会是自己。而对于这个现状,大家除了抱怨和感叹,似乎都无能为力。上个月医院保卫科给每个科室都发了一把防暴叉,长长的手柄前端有一个弯弯的钢圈,正好容下一个成年人的身体,据说是用来阻止意图施暴的人靠近的。尽管大家都没有用过,但防爆叉还是给本就不太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小石子。防暴叉躲在角落里,开始积了一些灰尘。后来,听说又有同事辞职了,不知道和这是否有关,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力气举起防暴叉。留下来的人,还是每天重复着上班下班。嘴里偶尔唠叨几句,但依旧一丝不苟地工作,不敢有任何疏忽。当然也不全然是因为害怕使用防暴叉,更多的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因为敬,所以畏。因为敬畏,所以全心付出。 上个星期,“120”送来了一个宫外孕休克病人,病人到达科室的时候已经处于严重的休克状态,脸色煞白,面容痛苦,血压几乎测不出来,静脉差得几个人合作也难找到一条合适的静脉穿刺。就在我们全力抢救时,医生却到处找不到家属,“120”医生苦笑着解释,病人是一个人打电话给“120”的,没有家属,没有钱,病史也不是很详细,只知道停经史,根据经验,将她送来妇产科。虽然我们也多次碰到这种情况,但这次还是让我们觉得有些棘手,病人的情况实在严重,多耽搁一分钟,就多一分钟的危险,我们已经没有时间等待家属的到来。可是没有住院费,没有住院号,我们就什么都做不了,无法开具检验单,更无法手术。同事当机立断,自掏腰包赶紧下去交住院费,这边医生开始跟病人沟通,告知手术风险,问是否可以签字手术。万幸,病人用强撑的冷静,颤抖着双手完成了签字。很快一切准备就绪,顺利手术,病人安返病房,大家心里紧着的弦终于松开。术后两小时,家属赶到,连声道谢。 第二天,护士站多了一叠一次性纸杯。同事说,是昨天的病人拿过来的,说是让我们口渴的时候能给自己倒一杯水。大家都有自己的的杯子,于是这杯子很快就被遗忘在角落里。直到病人出院后的某天,一个同事想喝水时,正好没有杯子,大家想起了那叠杯子,便拿了出来。就在同事准备倒水时,发现杯子上有玄机。每个杯子上都刻画着满满的感激。“人人都该感激医务人员,因为没有人会不生病”“一个人在面对生死关头,只有尊敬的白衣天使全心全意将你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我感谢白衣天使将我扶上了健康之路”……周围有片刻的宁静,很快,大家开始激动,回忆着和这位病人相处的点滴,换药时、输液时、查房时、测量生命体征时……其实那些时候,大家都能感受到她的感激之情,只是当时的我们被忙碌暂时遮蔽了感觉,无暇去顾及感受。此刻这些写满感激之情的纸杯,又重新唤起了记忆,同事们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其实以前同事们也收过锦旗,收过感谢信,但不知为何,都不如这纸杯令人激动。也许它出现在了一个我们最需要被肯定的时刻,也许我们一直希望有一种力量可以支撑大家去坚持,去付出,因为我们的心中都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生命的意义在我们的心中,有着异于常人的神圣。我们所有的付出都要无愧于步入医学殿堂初时的梦想。 曾经,我去病房,敲门,然后进入房间以后,家属笑着说:一听就知道是护士来了,敲了三下门,而且敲门声特别轻柔 。后来我注意了一下自己去病房的敲门声,果然都是习惯性的三下,不轻不重,而多数的同事似乎也都是同样的节奏。这不被我们注意的细节,却被病人印上了属于我们的标签。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骤然加重。我们工作中有多少标签是正确的,又有多少标签是错误的,多少标签被贴错了地方?而这些反映到了病人的眼中,又有了什么样的颜色?是信任?还是误解?亦或是种下了阴霾?而我们收获的究竟是那充满感激的纸杯?还是”防暴叉”?亦或是我们和病人越来越疏远的心呢?如此看来,对于结果,其实我们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只要我们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贴好每个属于生命的标签,那么生命总会在某处焕发希望。 科室有位老医生,除了睡觉,几乎都在医院里工作,每天来找她的病人总是络绎不绝,医院食堂都快成了她家的厨房了。再后来,只要有重病患者,她就干脆把卧室也搭在了科室值班室,方便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有时候,我们总是笑她,挣钱都用来干嘛,一个完全不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一个只会工作的人,她的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她总是笑笑,也不解释。后来,连科室的小年轻也开始数落起她的生活方式,她这才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生活是基于生命的质量上的,我不希望我的病人生活质量下降,所以我要尽量改善他们的生命质量。我的生活质量下降一点,可以换来患者的生命质量高一些,这就是我人生的意义。对于生命,我们每个人都该有最起码的敬畏。” 后来,我又做了一个梦,还是一样的大出血病人,还是一样的紧急,但我看到了一张笑脸,一张充满生机的笑脸,阳光静静地倾洒,如同生命之花在她脸上绽放…… ■ 南茶金(市三医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