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阅读
3  4  
石船三刘 文英人杰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
《遗落的乡村词语》前言
别以为疼痛就不是爱
读者推荐好书
阅读版择优刊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石船三刘 文英人杰
2013-11-23

    石船三刘 文英人杰

    书前书后

    Y

    uedu

    ■许宗斌

    “石船三刘,文英人杰。钟山川之秀气,声直逼于云霄。”这话出自朱熹为《石船刘氏宗谱》所作的谱序。

    石船是乐清市北白象镇所属的一个村庄,位于镇西南数里。村庄附近有石船山,环山皆水,其名见于著名的《名山胜概记》,说是“山腹有石如船”。山和村皆因此得名。明《永乐乐清县志》记载,乐清一县十七铺舍,西乡五处,其中之一即在石船,可见古代石船交通位置的重要。在南宋初,石船的名声比柳市、白象(那时叫白塔村)还响亮,因为这村里出人物,一出就是三位:刘祖向、刘铨、刘镇。刘祖向系太学上舍生,按原来的规定,太学上舍生中的成绩优异者,以及“特举孝弟行能之士”,可以不经廷试即推恩释褐,任以官职。不巧碰上“高考政策”(贡法)调整,这一条停止执行,刘祖向只好回乡教书,从学者数百人。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刘祖向和侄儿刘铨(字全之)一起考上进士,刘祖向列名第五,叔侄同榜,传为佳话。六年后,刘祖向堂侄刘镇也考上进士,“乡人荣之,目曰‘三刘’”(王十朋《刘知县墓志铭》)。刘佺和刘镇又是刘祖向的学生,“三刘”之间的关系是叔侄加师生。

    刘祖向是乐清历史上第三位进士,登第比王十朋早十五年。刘祖向做过钱塘县主簿、处州教授,后来升为宣教郎知鄞县,未上任而卒。

    刘铨登第后历任临海县尉、嵊县县丞和如皋、海盐县令,终承议郎。县志称他“所至有声”。在泰州如皋县令任上,“垦田数万,流亡复集”,深受百姓爱戴。刘铨在如皋时,想念家居的老母,请假回乡迎奉,如皋百姓怕他一去不返,老幼相拥路上挽留,再三说明之后,才予放行,及闻其还,欢然相贺。刘铨工文词,典雅有致,诗句清劲,自成一家,字画端谨,如其为人。刘铨死时五十六岁,王十朋为他作墓志铭,说:“永嘉号多士,甲于东南。刘公全之,以重厚长者称,德成行尊,而年与位不称,敛惠一方,有蕴莫施,君子惜之。”为刘佺未尽其才而深为惋惜。

    “三刘”中最有名的是刘镇(1114—?)。刘镇字方叔,一字子山,小名阿崧,是王十朋的好友,常相唱酬,与朱熹则是进士同年。朱熹对这位同年颇为赞赏:“予忝与方叔同登琼林御宴,礼貌威仪,严整可畏,共谈之际,若春阳之和,高明正大,真人师也。”刘镇历任隆兴府司法参军、长溪知县、隆兴府通判。

    刘镇善诗文,著有诗文集《待评集》,后失传,但《梅溪集》里尚存王十朋为《待评集》作的序,王十朋在序中说:

    吾友刘方叔,年甚少,气甚锐,好学问而工辞章,所谓日进而不已者。吾前年邂逅于箫峰之下,一见如故,遂出诗篇以相示,吾固知方叔可喜人也。自是,每见之必示予以所作,其词益加于前,予益叹服。今春访予,又示予以《待评集》,其间诗赋小词无虑百篇,体兼古律,愈新愈奇。至前日,又见其集,益增新制于其间,比今春所见,又加数等。予三年间,见方叔之进如此,日进不已,将何所不至也。

    “三刘”的诗文后来大都散失了,仅有刘镇的少数诗文保存在文献里。如在福建长溪(今宁德市霞浦县)任职时所作的七律《太姥山》和七绝《浮膺山》,写登山所见,气势雄豪,境界壮阔:“滚滚千山入马蹄,出游回首日平西。人从杜宇鸣时别,天向蒹葭静处低……” (《太姥山》)。有趣的是,《浮膺山》一诗还写到台湾:

    马头过了又驴头,何处飞来海上洲?

    绝顶试穷千里目,烟波深处是琉球。

    台湾古时亦称琉球,宋代属于福建路。诗人站在浮膺山绝顶,极目海东,想到烟波深处的宝岛,不觉悠然神往。联想到千载以后,另一位诗人——须发苍然的于右任站在海峡彼岸的高山上西望大陆,那目光对过来,正是刘镇站立的地方,“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便觉得历史的镜头刹那叠加在一起,异代不同时的今古两诗人,悲欢哀乐,都只缘于同一个理由:对海峡彼岸那片土地的系念。

    当过温州知州的孙觌《鸿庆居士集》卷六有《读刘方叔诗卷》二首,称刘镇诗“雄奇郊岛上,清绝晋隋间”。孙觌人品极不堪,但诗文水平颇高,他对刘镇诗的评价应当是准确的。刘镇诗“雄奇”的一面已见于上面提及的两首诗,而“萧然山馆间,此兴何悠哉。子晋不复见,月白空箫台”(《听瀑》,与王十朋、毛宏联句)四句,足见其“清绝”的一面。

    刘镇又善填词,《草堂诗余》等书录刘镇词二首,其一《贺新郎》写温州端午风俗颇生动:

    翠葆摇新竹。正榴花、枝头叶底,斗红争绿。谁在纱窗停针线,闲理竹西旧曲。又还是兰汤新浴。手弄合欢双采索,笑偎人福寿低相祝。金凤种、艾花矗。

    龙舟噀水相逐。记当年、怀沙旧恨,至今遗俗。雨过平芜浮天阔,画艗凌波尽簇。沸十里笙歌声续。好是蟾钩随归棹,任欢呼船重成颓玉。犹未忍、罩银烛。

    刘镇还为袁采的《袁氏世范》一书写过一篇著名的序言。袁采也是刘镇的进士同年,衢州人,在任乐清县令期间,为教化乐清百姓而作家训体的《袁氏世范》一书。此书原名《俗训》,是刘镇给改名《世范》的。刘镇认为,这本书“岂唯可以施之乐清,达诸四海可也;岂唯可以行之一时,垂诸后世可也”。后来果如刘镇所预言,《袁氏世范》一书流传很广,被古人誉为《颜氏家训》之亚,如今因伊霈霞等西方著名学者的推介,更是走向了世界。在《袁氏世范》一书刚刚问世的时候,刘镇就料到此书将“达诸四海”,可见其见识之高,眼光之锐利。

    回到“石船三刘”的话题,南宋初期石船刘氏实际上出了四名进士,另一位叫刘立义,与王十朋同科登第,官湖北运使。刘立义中进士时间仅比刘镇晚九年,但其时“石船三刘”之名已立,只能委屈他了。十五年间,一个村庄出了四名进士,形成了一个文化家族,令人瞩目。

    (编后:早在本版创办时,许宗斌先生曾答应给本版写些历代乐清诗文中与乐清地名相关的读书随笔。但他一直忙于其它事务,最近终于开始动笔,这次登出的是第一篇。以后本版将陆续刊发他的这类文章,以飨读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阅读 00004 石船三刘 文英人杰 2013-11-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