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时评
3  4  
积极应对老龄化
着力推进社区养老
乐清非公经济迎来新解放
“灵堂赌徒”中的善恶悖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积极应对老龄化
着力推进社区养老
2013-11-20

    乐清观察

    S

    hiping

    ■王庆峰

    “饭菜每天都变花样,比家里做的还好吃。”在柳市镇象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食堂,七十多岁的王老伯和一群老人围坐一桌吃着免费的热乎午餐,脸上洋溢着笑容。老人享受“菜单化”服务只是老有所养的一个缩影,据悉,乐清已建58个社区照料中心。(11月19日《乐清日报》)

    引入社区概念,是社会养老服务的重要途径;推进社区养老,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必要补充。随着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重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制度尤有必要——建立社区照料中心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政府主导下民间力量对社会管理的参与,乐清的社区养老模式早已起步。而且,早已明确了“2015年建成96个社区养老中心”的目标,彰显了乐清大力发展社区养老的决心。当然,这背后自有本地化的背景,一是乐清老龄化现象已经凸显出来,二是满足养老中更多的非物质需求。

    就前者而言,截至2012年底,乐清总人口为127万人,60周岁老人占全市人口比例为13.85%,而国际上早就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视作进入老龄化的标准;就后者而言,2012年底,农村老年人的空巢率已经达到30%,而由于乐清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家庭空巢化凸显出的精神需求更为迫切。

    我们把社区推出的“菜单化”,诸如就餐、娱乐、医疗、护理、日间照料等,视作人性化服务的细节延伸。这表明,社区模式能在物质条件上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且能促进老人们社交和沟通,弥补其精神需求——也可以看出,有关部门在推动、发展社区养老上面确实花费了心思。

    但同时,结合乐清流动性强的社会特质、养老不离家的传统观念,我们可以看到,仅仅在社区养老这一层面上,职能部门还应有更多作为,比如要更积极地完善养老服务日间照料的软件设施,探索技术上全天候照料的可行性;同时,政府也应投入更多资金,在更大范围、更大范围内铺开社区养老。

    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决定》第45条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等,亦能说明推动社区养老模式,是符合政策形势和公众期望的,因而,乐清要进一步意识到空间仍需拓展、力度仍需提升,以社区为依托,以村为基础,社会养老服务应该是系统化、规范化工程。

    我们乐见于乐清建立96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希望在机构养老上也开始着手探索。只有目标够明确、时间够精确,老百姓才能更多地从中获益。

    (作者为研究生)

    积极应对老龄化

    着力推进社区养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4 积极应对老龄化
着力推进社区养老
2013-11-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