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编码代替姓名的选举方式 是提高农村选举质量的有效方法 ■汤建鹏 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正确书写被选举人姓名”这一基本要求,在实践中却带来了种种问题。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经历过多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实践,三年前我在试点中尝试“用编号代替姓名”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肯定,并在我市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得到推广。目前,全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让更多的地方能分享到这个成果,更准确地体现选民的意愿,提高换届选举工作的效率,减少村级选举中的矛盾,下面,笔者将“用编号代替姓名”这一做法的步骤、优点、合法性等作一个介绍。 传统选票的设计缺陷。在主持2008年初的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中,我发现在选举中出现一些传统选票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了选举的质量:1.不会写字或写错字。2.同音不同字,写别字。3.认识人或知道小名,但不知身份证名字姓名。4.不同人却同姓名。5.委托代写却担心被写成别人的姓名。或者被泄密。 编码选票的设计理念。“编码选票”简单地说,就是填写选票时用编码代替参加选举人的姓名的选票。具体操作就是在自荐直选的方式下,要求自荐人在报名时同时提供个人正面免冠近照和身份证复印件,由村民选举委员会赋予每个自荐人一个编号如规定本届村委会选举中选民可以直接填写被选举人的编号(当然写姓名也可),并在村选举办法中予以明确。然后把每个人的身份证姓名、照片、参选编号一起予以公告。并在印制选票时在下方附上被选举人的姓名并在印制选票时在下方附上自荐人的姓名、照片、编码以供选民参考。这种选票使选民对参加竞选的人能一目了然,就像评委一样对参选人进行选择。 编码选票的法理分析。此种选票设计之初,有人担心其合法性,笔者也对此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探讨,查阅了村民委员会选举法等有关条例,只要选举的方式符合选民真实意愿的表达就是合法的,因为编码与参选人一一对应,填写编码就是选择,这与填写姓名表达的是完全相同的意愿,而且还有照片辨认,更加增加选民选择被选举人的明确性。 编码选票的优点。本种选票相对传统选票在选举中有很大的优势,在当时的试点中一经推出就被广大村民接受,这在2011年初的村级组织换届中已被实践证明,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几下几点: 1.彻底解决由于小名(包括同名同姓)引起的争议。因为小名(绰号)很难用同一的汉字表达,如阿dai。2.解决了农村选民写字难的问题(极大地减少了代写)。农村选民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很多字不会写,需要工作人员代写,而代写的环节不能保密也容易被利用。3.解决了因错别字、同音不同字等引起的争议。4.解决了认识人不识字的问题。农村很多人认识但不知道姓什么,姓名怎么写。5.大幅度地提升了填写选票的速度。在填写选票环节,写编号的速度比写汉字大大提高。6.大幅提升了唱票速度和计票准确率。唱票时就不必报姓名,只报编号。7.大幅度减少无效票的数量。每次选举都会因错别字,缺点少捺,或者书写潦草造成废票,使得票率下降,重新选举的可能性就大增。8.大大增加了非正常被选举人“飞票”的难度。因为没资格条件的人不能报名参选,就没有编号,想要当选必须要填写姓名,在没有正面宣传的条件下,选举难度极大。 编码选票在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加大被选举人编码的宣传。可采取海报的形式把被选举人的照片、姓名、编码张贴宣传,最好配以自荐人的竞选纲领,承诺等,以提升选民对被选举人和选举的认识。2.派发编号时,尽可能采用两位数如“01、11、21”等以减少填写误差。3.根据农村风俗习惯剔除群众不愿意接受的号码。4.在选票下方附带印有自荐人的照片、姓名、编号的附件。5.在使用编码时尽量把主任、副主任、委员、女委员,分别用不同的号段区别开来,如11、12、指代主任,31、32、33,指代委员等。 (作者为乐成街道党工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