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华华 “网购打压房价”并不靠谱,只能是一张空头支票。 根据网友的解读,马云所谓“网购打压房价”的逻辑在于,网购可以削弱实体店,进而拉低店铺房租,并最终“打压”房价。乍看之下,按照经济学的“供需法则”去推导,这一逻辑似乎能站得住脚。 问题在于,诸多叫好的网友在解读上述逻辑之时,有意无意混淆了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的区别。对于住宅地产来说,情况恰恰相反。正如我们所见,随着各类淘宝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许多店铺为节省成本都租赁在居民小区,使用的是住宅地产空间。如此一来,岂非反而推高了住宅的租金?进而,岂非反而推高了住宅的价格?这或许意味着,对于想买住宅的人来说,非但未必能看到“网购打压房价”,反倒已经在经历“网购抬高房价”。 再看商业地产,其情形就更复杂一些。但总的来看,受网购冲击最大的也只是零售业,而整个服务业还有广阔的空间。特别是,从我国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来看,目前还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距离服务业的大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在可预见的未来十年二十年,随着各种门类的服务业继续发展壮大,零售业受冲击所腾出的商业地产空间,仍然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填补,这将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至于说,这个此消彼长会对商业地产价格带来何种程度的影响,就需要更为深入的分析了。但至少就眼下而言,零售业本身都还未被“打压”下去,遑论其背后的商业地产? (作者为公务员) 网购能否打压房价 争鸣 S hiping 事件:双11狂欢,“票房”350亿收官。11月11日晚,马云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并不关心数字,而是希望通过网购的发展,把房价打下去。(11月12日《北京晚报》) 打下房价不是梦 ■盛翔 马云的此番言论,随即引来了地产大佬们的反驳甚至嘲笑。万科执行副总裁张纪文当即反驳:“哦,原来马云的逻辑是这样的,看来当人忘乎所以的时候,什么话都敢说啊。”地产大佬任志强则表现得“不屑一顾”:“300亿也就是几块地钱。” 如果是十年前,人们这样嘲笑电商,当然是正常的;但在一家电商平台一天的成交额就能突破350亿元的今天,地产大佬们看似随意的调侃,实则不过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故作镇定罢了。只要电商发展足够迅速、电商服务足够完善,只要人们的网购习惯足够牢固、网购体验足够美好,百货类商业地产在某一天成为鸡肋,绝非没有可能。别忘了,这本身就是一个鼓励大胆做梦的时代! 马云最大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开发了支付宝,完美解决了网上购物“信任成本”的问题;更在于他带动了上千万人的就业,让每一个有志青年都有希望在一个很低的门槛上实现创业的梦想。我甚至认为,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意义上,马云堪称我们时代贡献最大的慈善家。如果有一天,网购的力量真能撼动商业地产奇高的价格,进而在整体上为高涨的物价做减法,则不啻为让全民受益的善举。 都说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房地产市场自然也不应该例外。所以,如果市场规律依然起作用,将来某一天“房价被打下来”是肯定可以期待的;疑问只在于,房价会被怎样“打下来”?网购的力量会是其中的一个主力吗?总要有人来向高房价提出挑战,哪怕只是给骆驼身上再添一根稻草,那也很好。 我坚信,消费者如何选择,市场就会往哪里走,房地产亦不例外。 (作者为注册会计师) 并不靠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