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海洋
3  4  
“十项措施”促安全生产
乐清加强海岸线巡查工作
海洋环境一周展望
大洋洲粉红燕鸥来到我省海洋保护区
健康吃海鲜注意事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洋洲粉红燕鸥来到我省海洋保护区
2013-11-05

    大洋洲粉红燕鸥来到我省海洋保护区

    粉红燕鸥。 图片由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提供

    ■记者 王常权

    近日,海洋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在对台州大陈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对象开展监视调查工作时,于竹峙岛北端岩礁发现了一只带有环志的粉红燕鸥(E121°51′4.79″N28°26′4.10″),根据环志和旗标组合,经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鸟类专家熊博士确认,该环志来自于大洋洲新西兰北岛。按照从新西兰奥克兰至中国上海的航班里程,这只粉红燕鸥大约长途跋涉了1万多公里。

    环志是鸟类研究人员在捕捉到的野生鸟类身上做的标志物,每个环志上有一个唯一的编码。将佩戴上环志的鸟放归野外后,研究人员可以用它来搜集研究鸟类的迁徙路线、繁殖和分类数据。

    “发现一只真的不容易。”从环志和旗标看,熊博士判断这鸟来自大洋洲。他提供了一组数据:根据澳大利亚当地的环志记录,1999到2003年戴环志的鸟有3412只,而整个种群是全球性分布。“戴上环志以后,燕鸥从澳大利亚向全球扩散飞行,到浙江的几率是很低的。”

    据目前现有资料查看,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发现戴环志的粉红燕鸥。此次首例大洋洲粉红燕鸥的发现,说明我省海洋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有效成果。2010年以来,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加强对全省各海洋保护区的监视监测与调查工作,每年制订详细的监测监视与调查方案,并专门为各海洋保护区配备了鸟类观测所需的鸟类双筒望远镜和先进的单反照相机等专用设备,对海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海洋环境、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各方面进行了监视监测工作,为充分掌握我省各海洋保护区现状、评估保护区管理成效和制订保护区管理计划提供了依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海洋 00006 大洋洲粉红燕鸥来到我省海洋保护区 2013-1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