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都乡是个文化之乡。该乡的杨川村就挨着王十朋故里。沾着状元的灵气,村民对于“文化”格外看重,读报、看报更是村民茶余饭后最平常的消遣,这一习惯不少人已经坚持了15年,村民薛洪柳就是其中一员。 《乐清日报》大家看 薛洪柳从1995年开始订阅复刊后的《乐清报》。那一年,当她听说有家乡报时,立即找到投递员,一下子订了两份。一份留在家中,另一份送给村里的老年协会。“当时,老人们总是坐在老年协会里摇着蒲扇闲谈,挺无聊的,于是就想着让他们也看看报,丰富一下业余生活。”薛洪柳说。这一晃就坚持了15年,之后,她又相继为老协送去电视机、椅子。如今,村里的老人们早已习惯了每天早早地去泡上一杯茶,闲悠地看报、看电视。 不仅在村老协,薛洪柳家的这份《乐清日报》利用价值也极高。在她家有一个作坊式的服装加工厂,每天她看完报纸往桌上一放,立马有休息的员工过来翻报。说到这,裁剪衣服的郑师傅深有体会,他乐呵呵地说,在薛老板家做工十几年了,看《乐清日报》也十几年了,报纸的内容真是越来越丰富了。 当一回新闻人物 早些年,薛洪柳也曾上过一次《乐清日报》。那年,她的服装厂为淡溪二小的贫困学生们送去一批校服,本想着悄悄地做好事,没想到,回来没几天偶然翻看《乐清日报》,竟然看到自己所做一事被登在报纸上。“自己的事迹也被搬上报纸了,觉得特别贴心。”薛洪柳笑着说。 会一直订下去 如今,薛洪柳家除了《乐清日报》之外,还订有其它的报刊。所有报刊中,她感情最深的还是《乐清日报》。不仅是因为这是份家乡报,更是为投递员这份责任心所感动,因为投递员风雨无阻的工作,她总是能一大早看到当天的《乐清日报》。 (杨湘娇 高扬子 郑惠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