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乐生活
3  4  
拉风单车
骑行在乐白群山之巅
爱心读者薛洪柳
与《乐清日报》
的故事
半透明防晒衫
清爽又时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10年8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拉风单车
骑行在乐白群山之巅
2010-08-14

  生活原本可以很精彩,哪怕是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也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

  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有同事突然提议周末骑行西象山之巅,从十字岭上,西山水库下。明永乐《乐清县志》在“仙释门”中写到“周灵王子”名晋,世传来游邑西山上,吹箫于山顶,沐箫于山泉。这些地方正是我们骑行经过的,只不过他骑的是仙鹤,我们骑的是单车。

  盛装队长和“宝马”单车

  7月31日上午8时半,我们7人准时在乐成西门市体育馆集合,一人、一单车,向目标进军。

  1号队长阿屠,头戴骑行帽,身着骑行服,统一蓝色的专业骑行盛装,形象最是拉风。2号队员老倪,有一辆去年特地坐动车到福州买的“宝马”牌单车,并买了几百元钱的修车工具,只要谁的车子轮胎破了,链条断了,他都很开心,因为可以一展身手。

  单车可自行调挡,平坦的路打高挡,陡坡打低挡。骑过在修的乐白线,到了十字岭岔道路口空气就好起来了。我们不往白石密川方向下山的路,而是往乐成镇孔坦村、岩前村方向的上山公路骑。公路盘山而上,是乐清山老区连线村村通工程的一部分。一路上风景宜人,有自然村的老房子,黑砖黑瓦点缀在山间谷底;有老农耕种在山坡的几分梯田,又有谁家“旺财”(狗)夹道相逢尽是摇尾巴。

  烈日当空,枝头蝉噪,更是显得山林幽静。忽闻牛粪味,有队友笑称“多亲切的乡土味啊”。是啊,我们城市化也仅仅是这十几年才开始的,70后、80初的乐清人都是农村的娃子,对于农村我们有着独特的情感。

  骑行在云雾之间

  山越来越高,路越来越差,几段曲折山路过后,我们已经进入深山腹地。烈日渐渐地被云雾遮去,我们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骑行在云雾之间。这就是传说中仙人吹箫的山后面的那座更高的山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云雾渐渐散去之后,我看到了山下的房子,经分辨确认方位,我们正在乐成西门山上面的山岗上。快到山顶的时候,有一片农场,据说这里原先是一个药场,现在种茶。

  我们前面有两条路下山,不知道走哪条,老倪拿出手机打给朋友阿强,竟然信号不好。我拿出带有GPS定位的手机,想查阅谷歌地图,同样因为没有信号而打不开。于是我们在山顶合影后,就凭感觉选择了右边的一条路下山。山路是石子路,队长阿屠就是有经验,从背包里拿出护膝和护手,把自己装备起来,我们开玩笑地闹着骂他就知道“独自爽”。

  下山的路透凉

  下山的路骑得真是爽快、刺激、透凉!

  单车蹦蹦跳跳,一行就是5公里。前面有一个很小的村庄,路竟然没了。“怎么办呢?叫阿财骑去村庄问一下路吧。”有人提议。“行!”阿财立马骑去。5分钟过后,阿财回来,告诉我们这村叫黄村,旧时山路台阶可通水塘山村,而自行车是不能过的。这时发现手机有信号了,我查阅了谷歌地图,手机指示,当前位置在乐成到白石的铁路线上。哈,铁路在哪里呢?原来在我们脚底下的山洞里。我就打了个电话给朋友,朋友告诉我这孤村叫黄村,村民已移民山下。

  虽然多骑了一段冤枉路,但我们仍一鼓作气,骑回了原先的最高点。此时已是下午1时,路边有一个庵堂,大家进去想讨口饭吃。一听庵堂里的老伯说的话是大荆口音,不知道怎么就叫阿华去问一下有没有大荆炒面。这年头,竟然还挑食!饱餐了一顿后,我们从庵堂后面的小路绕过去,往西山方向骑。

  路很窄,茅草齐腰。阿屠和老倪凭直觉带路,骑过这条羊肠小道后,山路一弯,大家看见了山下的乐成镇!此时看到的乐成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亲切。我们找到大路了,看那是木香村,村边有个水库,再看山那边是平坦村,山下是西塔。阿斌认得路了,顿时大家兴致又上来了。可以说在这条路上看到的风景,才是与我们的城镇最亲近的接触。大家有点感动,感慨不枉此行。

  有一种地方在山与天之间,既可以仰望天空,又可以俯视城市。有一种心态在出世与入世之中,既能够远离城市的浮华,又对拥有的生活挚爱无比。这就是此行的感悟。

  (通讯员 叶乐淼 文   屠德余 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乐生活 03 拉风单车
骑行在乐白群山之巅
2010-8-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