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丽丽(化名)稍不注意就发烧感冒、扁桃体发炎肿大、嗓子痛,每次都要打针吃药个把星期才能好转。近半年来,她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医院看病。要不要把那个总出毛病的扁桃体切除呢?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殷明德教授仔细询问了丽丽的病史,作了相关的检查后,认为孩子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属于儿童期卡他状态,不要切除扁桃体。 殷教授指出,扁桃体俗称扁桃腺,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腺样体)、舌扁桃体以及咽后壁和咽鼓管口的淋巴样组织。现代免疫学揭示了扁桃体是免疫防疫器官,对身体有保护作用。儿童期扁桃体的免疫防疫作用比成年期重要得多。在7—8岁以前扁桃体对机体的免疫防疫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出生时扁桃体很小,缺乏生发中心,但随着从母体获得抗体的消失,扁桃体和腺样体增大,到5—6岁由于感染的影响,其增大到最高峰,然后逐渐变小,到7—8岁时止。所以,幼年期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是正常现象,很可能是免疫活动的指标。 殷教授说,像丽丽这样的儿童期卡他状态,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在发育成长过程中,经呼吸道反复感染,刺激免疫因子产生,逐渐建立自然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到8岁以后,免疫系统发育渐趋成熟,发病率即骤然下降,所以在青春期前(约10岁)可以期待上呼吸道感染自然改善。儿童期卡他状态是非特异性的、自限的,能自行缓解的良性过程。这是儿童在发育过程中自然而正常的现象,通过历时2—3年的反复感染,建立自然抵抗力,到7—8岁时自行缓解,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殷教授同时指出,8岁以下的儿童切除扁桃体要十分慎重,但遇到绝对适应证时,该切除还要切除,如难以控制的频繁的咽峡炎或内脏并发病,败血病性咽炎,阻塞性肥大等。 据《 江南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