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方德/绘 王常权/文
甲申岁杪,方德老师发来几幅乙巳年贺岁佳作,有两幅画了乙巳年的年肖——灵蛇,上款题“嘉福昇卿”“樂見昇卿”。
我女儿看到了,说“昇卿”什么意思?后来她想想,认为说的是蛇,因为蛇经常会盘起来,然后把一半的躯干立起,“升卿”应该是蛇年的吉祥话。
我们的讨论过了没几分钟,手机里的平台就给我推送了相关资讯,第一条就是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为2025祈福年历所题写的是“喜见升卿”。按一般人的想法,这是神奇的机缘巧合,运气好到可以立刻进股市。
但我非常清楚,这就是网络平台的算法推送在搞事。因为和女儿对话之后,我又在手机上搜索了几条有关“昇卿”的内容。当然“昇卿”和“升卿”是同样的称呼,只是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别而已。
“喜見昇卿”挺有说道的。为了行文方便,下文不再和书法题词保持一致,一律把“喜見昇卿”写作“喜见升卿”。
对于这四个字的含义,“浙江在线”上发布的光泉法师的解释是,“升卿”是蛇的雅称,也是一个升腾、前进、增上的美好意象。正因“蛇之善者惟升卿”,见之大吉,自然心生欢喜。这四个字也蕴含着杭州灵隐寺和光泉法师对大家的祝福。
把蛇雅称为“升卿”,据说最早见于晋代葛洪著作的《抱朴子》,书中记载:“山中见大蛇着冠帻者,名曰升卿,呼之即吉。”将升卿与善良、吉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另外,在敦煌遗书《白泽图》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山见大蛇着冠帻者,名曰升卿,呼之吉。”敦煌遗书比《抱朴子》的记载少了两个字,但意思是一样的。《白泽图》又叫《白泽精怪图》,是唐代的手抄本,所以网上说“‘升卿’的称呼最早可见于敦煌遗书《白泽图》”是大错特错,因为晋代葛洪生活的年代,比唐朝的建立年代早了300多年。
“升卿”的出处确定了,下面我们一项一项地来聊一聊“喜见升卿”。
“喜见升卿”是“山中见大蛇着冠帻者,名曰升卿,呼之即吉”的精彩缩写。我们可以逐字解释其含义,喜是高兴、喜悦的意思;见是看见、遇见的意思;升可理解为上升、提升或者为光明、繁荣;卿在古代则是对官员或贵族的尊称,也可以泛指对方,表示尊敬。再一个,古人还把卿用作对妖怪的尊称,比如称猿为九卿。而促成“喜见升卿”的出炉,有两个主要义项,第一个是“大蛇着冠帻者”;第二个就是“升”。
先看“大蛇着冠帻者”。我们从亲历者的角度出发,可以脑补下这个画面:一位行人正在行路,这个庞大的移动热源让一条在树荫下栖息的大蛇感受到了威胁,马上直立半身,颈部铺开,吐出信子,嘶嘶作响。
这种场面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是恐怖的,但是在天人合一的先民看来,这是一副很美的画面,先民们不仅接纳了这条大蛇,还把这幅画面化作了图腾。中国远古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中的女娲,就是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现,在神话中完成了造人和补天的主要功绩。女神女娲被赋予蛇的身躯,可见蛇在上古神话中被赋予美好形象和善良性格。
后来,他们甚至把这样张扬的大蛇称之为带着头巾的官卿。这也是第二个义项“升卿”的值得探讨之处。
在爬行纲的动物里,蛇能够直立是很出乎人类意料的。正因为这种出乎意料,以致“蛇与人比高”的传说流传久远。起码在我儿时的上世纪70年代,我还听小伙伴确凿地讲过“谳人蛇”的故事。
故事说是如果你遇到一条蛇,蛇就会直立起来与你比高矮,如果你的个子不如蛇高,那么蛇就可以一口吞了你。我儿时相当瘦小,于是就很担心,就问那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小伙伴鄙夷地看我一眼,说道:“你肯定被吞吃无疑。”不过我害怕中有冷静,看看和我同样瘦小的伙伴说:“那你不也一样。”结果小伙伴说,我会把棍子举起来,蛇很笨的,它还以为我比它高呢,这样蛇就会逃走。
这种故事其来有自,清人梁绍壬的《两般秋雨盦随笔》里收有“量人蛇”,说广东琼州有量人蛇,长六七尺,遇人辄竖起,然后噬之。土人言此蛇于量人时,鸣声曰“我高”,人亦应声曰“我高”,蛇即自坠而死。
量人蛇就是小伙伴所说的“谳人蛇”,这个谳和宴会的“宴”同音,有比较的意思。乐清方言里经常有说及,比如两小孩在一块,家长会让他们背靠背在一起谳一谳,看看谁高谁矮。先民的观察真是细致,他们把蛇由匍匐状态转为直立状态,称之为“升”。所以“升卿”的称呼来表示蛇也就非常合理了。
最能能体现这种逻辑的记录,可能要数唐代的《裴铏传奇》里的“邓甲”篇了。
邓甲拜在茅山道士峭岩门下,学会了控制天地之蛇的法术。他学成下山后,游于各地,屡展神术,名声显扬。后来他到了江西浮梁县,这个浮梁就是现在的景德镇,和白居易诗句里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浮梁是同一地儿。
邓甲来到浮梁,帮人除去了茶园里的毒蛇。当时,他先建立了法坛,施法招蛇王。有条大蛇就出现了。它有大腿那么粗,身后跟几万条蛇。而登坛的只有那条大蛇。它与邓甲较量法术,逐渐立了起来,头抬升了几尺高,想要超过邓甲的头。聪明的邓甲把帽子放在木杖上,然后高举木杖,帽子就高过了蛇头。大蛇因此疲倦了,不能超过邓甲的帽子,于是倒地化成了水,其余的蛇随之而死。倘若大蛇高过了邓甲,化成水的就是邓甲了。
从这三个故事来看,从古到今的蛇都是一个脾性,就是喜欢和人比高低,而且非常讲信用,愿赌服输。古人对蛇充满了特殊情感,因此给出了“升卿”这个雅称。
其实升卿这个称呼并不太冷僻,宋代进士陈造在挽太硕人臧氏的诗里有“早岁衣冠贤德耀,莫年门户寄升卿”句,这里升卿就是家门兴旺,儿孙显贵的意思。
另外,从五行的角度来看升卿也挺有意思的。“升”字为金,“卿”字属木。金木在五行中相生相克,但相生相克却起到了平衡的功德利用。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未名四老”的金克木先生,名字就包含了这层意思。先民把金木这对相生相克的元素组合成“升卿”一词,真是相当的和谐吉祥。
由此可见,“喜见升卿”的含义非常之丰富,不仅仅表现了人们对幸福且诗意生存的向往,更是神性地指向个人仕途顺利、步步高升、心想事成之光明善好的命运。灵隐寺方丈和方德老师不约而同从经典文献中找到这一称呼,用以表达对蛇年的美好祝愿,可谓匠心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