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李广一花荣

行者一武松

入云龙一公孙胜

花和尚一鲁智深
王笃芳耗时5年追求精致雕刻《水浒一百零八将》
“现身”非遗工艺美术展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伊格
一木一浮生,一雕一乾坤。近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笃芳的《水浒一百零八将》黄杨木雕作品在“百工传承·年味正浓“非遗工艺美术展上展出,《水浒传》中108位梁山好汉在木雕的世界里再次相聚。
王笃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被中国文联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受其父亲王凤祚影响,从十四岁执刀、雕刻,到今天的艺术冠冕,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中,他一直坚持黄杨木雕的创作与创新。将人像素描、速写、书法、雕塑融入黄杨木雕创作,以真实求妙趣,以精微求豪放,作品既有着传统工艺美术的细腻与精致,又包含了现代美术的简洁与多变。
手握大刀的武松、横踢半空的鲁智深,冒雪前行的林冲……走进展厅,排列整齐的木雕作品令人震撼,《水浒传》中的108位大将各具特色,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刀工细腻,气韵生动,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审美享受,令参观者一种与古人对话之感。
早在20年前,痴迷中国古典文化的王笃芳已在心中开始酝酿雕刻水浒人物的想法,直到古稀之年才开始操刀雕刻。“中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都创作过了,唯独没有创作《水浒传》系列。”王笃芳20多岁在木雕厂里时,就想着创作水浒108将。《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人物形象家喻户晓,创作100多个特色鲜明的人物木雕,难度远超普通雕刻,王笃芳曾见过有人用硕大的黄杨雕108将,全景人物放在一块材料上布局,虽然阵营庞大,但刻不出人物性格特征。王笃芳认为,这是用大料雕刻大题材,他要做的是用小料作大题材。
创作一个人可以信手拈来,创作几个人也胸有成竹,但创作108个动作不一的人物,难度可想而知,王笃芳也坦言:“这是给自己出难题。”
而真正见水准的是要表现108位性格迥异、身份不同的好汉形象。王笃芳对每一位人物的心理、动作都有着十分细腻的考察,如擅长轻功的小偷时迁,王笃芳选择表现他偷盗得手后,蹑手蹑脚回头张望的紧张瞬间;再如手持大斧的李逵,双眼瞠目,细节满满。这样充满巧思的设计贯穿在他刻画的每一个人物里。造型精致仅有工匠精神是不够的,必须具备高超的技艺和对圆雕人物准确造型的把控能力。”王笃芳说。
在手起刀落中,在春华秋实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笃芳耗时五年,完成了一套单件尺寸直径约10厘米、高约17厘米的《水浒一百零八将》,传递了黄杨木的魅力,也留下了王笃芳给予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