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商(协)会构筑世界乐清人的家园 画好“同心圆” 助企谋发展 2024年02月27日  

表彰先进。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供图

走访会员企业。北白象商会供图

开展交通安全志愿活动。天成商会供图

“共享法庭”启用仪式。乐清法院供图

赴外交流学习。虹桥商会供图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汤琴 吴梦梦 通讯员 姚国丹

  商会,是乐清人抱团发展的载体,全国各地的乐清商会、乐清本土的商(协)会组织,连同海外乐清人侨社(团)组织,共同构成“世界乐清人”的网络。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和“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乐清民营企业量大面广,据统计,乐清异地商会有31家、乐清境内的商(协)会组织有42家、由乐清籍侨胞担任主要负责人或直接以乐清命名的侨社(团)有34家。

  近年来,乐清牢牢把握“两个健康”主题,把推动商会改革发展作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推进商会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规制上,以及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积极实践创新,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乐清发达的商(协)会组织,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商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样本。

  “党建+商会”,推进规范化建设

  商协会的繁荣是当地营商环境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形象展示,加强商协会管理和规范性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商协会的发展关键看“领头羊”。近年来,乐清市将选好商协会会长作为推进商会规范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出台了《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商会组织建设“雁阵”培育行动,按照“凡进必评”原则,切实把好会长人选“入口关”,同时,狠抓商会班子成员培育工作,坚持每年举办工作交流会、商会负责人培训班、商会秘书处工作人员轮训班,开展商会会长、党支部书记年度述职,助力商会提升自身建设水平。截至去年底,乐清市级“四好”商会达到32家,13 家商(协)会被认定为省级“四好”商会,2家商(协)会被认定为全国“四好”商会。

  “党建强”引领商会“发展强”,乐清大力推动商会党建会建融合发展,“党建+商会”互融并进。例如,虹桥商会在乐清市工商联的指导下构建“党建联盟”,以党建引领新时代商会发展,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1个中心多个堡垒”组织架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党建联盟”注重制度建设,制定了虹桥商会党建联盟联席会议制度、红色直通制度、工作保障制度、宣传引导制度等,以制度谋划、统筹、部署、落实工作。该首创模式,受到了中央组织部、全国工商联的高度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乐清还将清廉商会建设纳入商会党建工作,开展“同心同廉”清廉民企建设行动,召开乐清市清廉商会、清廉民企“比学树”推进会。去年完成创建清廉商会9家,积极助力创建清明、清朗、清新、清廉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会员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面对内外不同的商协会组织,围绕“管理、培育、服务”谋实招,聚合构建商会管理生态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对商会工作的谋划指导,加强信息沟通,规范商会活动开展,确保商会纳入规范化轨道运行。在出台《工商联所属商会(协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等文件的基础上,深化商会改革,创新亮点不断涌现。

  2021年,乐清市工商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建立乐清市商协会会计服务中心,推行会帐中心统一代理制度,有效解决商协会财经纪律不严格、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促进商协会健康持续发展,提升服务企业效能。再如,出台《乐清市异地商会归口管理实施方案》,解决了乐清异地商会成立、运行和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并着手建设商(协)会综合体,打造商协会提能升级主阵地。

  “1+N”,服务企业全方位

  作为工业强市,乐清始终锚定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这一目标,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近年来,乐清迭代优化涉企增值服务,完善“1(工商联)+N(政府相关部门)”工作协同机制,依托商协会组织,打造警企、税企、法企、检企、银企等服务品牌,创新建立“民企心声”专报制度,不断发挥商协会的组织引领作用,引导商协会在推动乐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商会力量。

  “商会的职能就是服务乐商、凝聚乐商。”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忠平说。通过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培育,经过21年的发展,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建设,把“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这项服务打造成了该协会的一张“金名片”。

  截至目前,该协会举办了23届中国电器文化节暨国际电工产品博览会。累计参展企业超1.5万家次,共设展位3万多个,参展人数超过200万人次,成交业务金额近千亿元。展会对塑造品牌和企业形象,提升“中国电器之都”的知名度,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促进经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承接中国电器文化节,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积极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做好企业的帮手,成立浙江省对外贸易预警服务点、温州市贸易壁垒预警应对机制服务点、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点、温州市电气行业“机器换人”产业发展联盟、知识产权保护检察工作站等。

  企业需要什么,商会就提供什么。2019年,虹桥商会在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的指导下,成立由市委组织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等30个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为成员的虹商服务驿站,架好政企沟通的桥梁,精准把脉企业需求,解决广大会员融资、法律、用工等实际问题,实现了职能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双向良性发展。

  “我们小微企业对具体部门管辖的范围不那么清楚,有了现场办公会,不仅部门找得准,还能直接向具体的负责人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误解少了,政企关系更融洽了。”会员企业格虹线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爱林说。截至目前,虹商服务驿站累计召开16次现场服务会,为会员们提供政策咨询、现场答疑、解决实际问题超过170件以上。通过平台建立,虹桥商会为会员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涵盖现场办公服务、定点轮值服务、线上即时服务等,创新设立“虹商大讲坛”“虹商专家汇”“虹商问需团”,积极当好会员企业“店小二”。

  企业合规是工商企业界和法律界热议的话题,在“强监管”时代,合规管理成为企业的“第一生命线”。近年来,乐清市工商联加强与司法部门合作,深入实施涉企柔性执法、重大涉企案件报告等制度,探索推进企业刑事合规试点,推动涉企业合规案件侦、诉、审、执全流程衔接,率先实现企业合规工作刑事诉讼全覆盖,其中异地商会“共享法庭”商人纠纷商会解的工作模式深受企业家的喜爱,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在非公企业特设“共享法庭”,打造了一站式诉讼服务、一站式多元解纷、一站式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

  共享经济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事物引入了共享思维,商协会的运作也不例外。本着共享的理念,北白象商会、天成商会、城南商会、翁垟商会、石帆商会等,在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医疗服务、生活服务等全方位为会员企业提供服务。

  “造血+赋能”,强模范担当作为

  风正扬帆,向强开新。为更好地融入发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活力,乐清还积极引导商(协)会组织发挥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引导会员致富思源,通过积极开展以商招商、助力乡村振兴、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等方式,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汇聚乐企正能量,塑造乐商好形象。

  在乐清市委市政府号召“乐商回归”的大政策背景下,商会积极打造平台,对接“投资回归、智力回归、人才回归、公益回归”等多方位回归落地乐清,促进乐清人经济转化为乐清经济。近三年来,乐清依托域外党组织和在外商会等引导带动乐清人回乡投资签约项目达99个,投资总额超300亿元。发挥海外侨团联结内外优势,服务招商引资工作,为乐清企业更好“走出去”“引进来”添砖加瓦。如乐清招商团赴东南亚国家时,在当地侨胞侨团的帮助下,签订订单2050万美元、达成意向订单5100万美元,助力“地瓜”的藤蔓伸向全球各地,拥抱世界。

  为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乐清市头盔行业协会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了《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团体标准》,帮助头盔企业由乱到治、由散到聚、由小到大,在健康的行业环境中逐步发展壮大。乐清市头盔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从2020年的25家42张证书,增加到目前的71家389张证书,获证数占全国同行业的四分之一,头盔产业整体质量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在乐清,商协会的慈善义举早已蔚然成风。借着“百会千企兴百村”行动的东风,乐清积极推动商协会等参与村企共建,以“造血式赋能”提升共建实效,鼓励8家商协会、民营企业等积极助力平阳县跨越式发展结对行动,参与乐清市欠发达乡镇经济相对薄弱村结对帮扶工作。

  去年3月,北白象商会借换届选举之际成立共富基金,仅在半天内就筹集到6513万元。当时在场内,当地企业、群众接力认捐;场外,身在异乡的乡贤们纷纷连线,大家积极认捐资金用于北白象镇和美乡村建设,扮靓家园。此举,一时间传为美谈。其实,这样的事情,绝非个例。

  近年来,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先后推出“亮点工程”“暖心工程”“五水共治公益基金”“情系石榴籽·同筑共富梦”等公益品牌,累计捐款捐物200多万元。

  乐清人爱家乡,哪怕身在五湖四海,助力家乡发展的情感始终浓烈。乐清市异地商会联合会汇聚31家异地商会力量,自成立以来,该联合会组织会员单位,先后前往龙西乡、仙溪镇、乐成街道等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慰问老党员、孤寡老人等。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沿着打造“百年商会、百年乐商”这一目标,乐清商(协)会将进一步增强影响力和凝聚力,为乐清人创新创业、敢为天下先打造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