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癸卯冬,适余休假回乐小住,应陈师友中之邀,并缪明霄君、蔡建英女史行走太平岭古道,由埭头出岩上唱陈师别业经岭窟至龙抢珠岩。此间山光水色殊胜,兼之古意浡郁,俗虑尘怀,荡涤一新。既归,叶师串珠具山珍一席相待。师生传觞畅叙,不觉日之将暮。回,越二日,依游止次第吟成七绝八章,以纪是行,并酬陈、叶二师伉俪林泉约、一饭恩也。半园主人自识于旭阳旧舍
过埭头翁卷故里有怀
车向西岩西复西,他山无雨到前溪。
水深怕照白头客,只送子规村外啼。
注:取翁卷《西岩集》中《山雨》“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句与《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句诗意。
太平岭古道
苔侵古道水侵陂,排闼青山逐步随。
游屐无心惊鸟醒,珍溪源上立多时。
注:据说永嘉珍溪源于太平岭山巅。
岭窟村口见古枫一树新屋数椽
一树灵枫十里阴,旧时村色绕枝深。
风过莫作潇潇叹,新屋二三高可寻。
岭窟集市遗址侧见一树柿红如火
闻道林深山集兴,我来惟见石崚嶒。
相思还数经霜柿,密过当初驿外灯。
留影太平岭双瀑前
万壑千岩落一湾,谁持双练碧云间。
有心合影成三瀑,记取桃源好往还。
太平殿见求梦者铺席于地
泗州祈罢更何图,忽见被衾龛下铺。
欲问周公除却利,斯文地上有还无?
注:旧传一书生赶考,途经此地,为山贼所劫,身中数刀抛落崖下,幸为泗州菩萨搭救。书生考取功名后出资修建山道,名太平岭,并建泗州菩萨庙(现为太平殿),保佑过往行人。
寻山止步于龙抢珠岩
落壑圆珠黯翠微,双龙云隐尚依依。
元知山外风光好,留与他年共载归。
晚眺鲤跃峰
霞映鲤峰光满天,晚来山色总无边。
跃身只与白云住,一任世间名不传。
注:此峰耸立于岭窟古道岩上唱下,俗称“稻杆垛岩”。余见之状如鲤鱼力跃龙门,戏名以“鲤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