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副总”现场签约。张丁可 摄

乐清智能电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周仕根 摄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梦梦通讯员 姚国丹
企业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体力量,企业家群体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发展的探索者与引领者,其幸福感水平正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前不久,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23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调查推选结果在江苏太仓发布,乐清榜上有名。
广大企业家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得益于乐清优质的营商环境,来自于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体现在一点一滴的服务细节上。企业家幸福感越强,企业发展动力越足,经济活力愈加奔涌。最具幸福感,是企业家对乐清这座城市的最高褒奖。
科创沃土养分充足 让企业家更有信心
企业家幸福感强不强,创新氛围的“浓度”,是衡量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乐清创新“沃土”养分充足,极大激发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企业家精神。
今年6月,乐清评选出2022年度乐清市企业创新指数50强(科技领军型企业),对象主要为电气、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企业。此次入选的登高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低压电气制造领域的企业。
“依托优越的创业创新环境,近年来,登高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方面的优势。目前,该企业已建立了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取得专利89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团体标准4个,软件著作权21项,开发省级新产品43个。”登高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说,去年该企业将营业收入的4.26%用于研发,投入了1200多万元,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
评选活动是为了选树先进,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为此,乐清将企业创新指数评价结果应用在创新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中。指数排名靠前的企业,会被列入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培育名单,优先入选各类培育库,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
前不久,乐清市科技局创新推出民营企业“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新机制,将创新指数50强的评价结果应用其中,登高电气有限公司便优先享受到了这一红利,通过政府牵线搭桥,成功让专家担任企业“科技副总”,帮助其攻克技术难题。
“乐清在人才政策、补贴上给予企业很多帮助,这种支持就像环境里必不可少的氧气,让创新型企业‘遇风发芽’,幸福感满满。”张伟表示。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近年来,乐清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推进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增强创新活力,让企业如鱼得水、活力迸发。
今年,乐清创新主体培育实现“双破”,高新技术企业破1000家,省中小企业破3000家(全市共有1097家高新技术企业、306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乐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评首批省级高新区;2022年,乐清市规上工业企业支出研发费用61.21亿元,总量居温州全市第一。实现新产品产值820.41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9.3%;全市现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7家、省级企业研究院5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34家、温州市级企业研发中心累计481家,数量居温州第一;2022年,全市全年专利授权量1131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56件。获评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全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今年,乐清还签约温州理工学院乐清校区、招引西安交大雁荡山研究院、落地赛宝(东南)实验室、投用SAP(温州)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华为(浙南)区块链创新中心、乐清工业软件创新赋能中心等数字经济创新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力推进“乐清制造”向“乐清智造”“乐清创造”升级。
政务环境高效可靠 让企业家更为舒心
企业家幸福感强不强,与政务服务水平高不高息息相关。乐清持续优化服务周到、高效可靠的政务环境,让企业家办事获得感、体验感不断增强。
日前,温州艮雅电器有限公司新厂房车间各条生产线饱和运转,正加足马力赶生产。今年8月底,温州艮雅电器有限公司2万多平方米的新厂房通过了预验收,投产时间足足提前了2个多月,大大缓解了公司当前面临的订单生产压力,为企业抢抓时间和效益。
“对于企业家而言,营商环境好不好,其实很简单,就是事情能办妥,政策能落地,这样贴心的服务让企业很舒心。”温州艮雅电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雪健笑着说。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乐清深化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改革,通过拉长服务链条、压缩审批时长等方式,推动新建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审批、预验即试产、竣工领证、高效融资等全闭环“一件事”集成服务,为项目发展按下了“快进键”,使得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让企业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精准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乐清实施企业不动产登记“无感转贷”改革,让项目从纯土地抵押、在建工程抵押到不动产抵押实现无缝对接,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拿到不动产登记证“零断档”“无感转贷”后,乐清市天龙聚氨酯设备厂可融资金额翻了近3倍,预计今年可以从小微企业转为规上企业。
截至目前,乐清已累计办理不动产登记“无感转贷”业务194宗,为企业增加融资39.99亿元。
直面市场主体和企业急切需求,乐清坚持立足企业视角看问题,调整最优资源配置模式,首先瞄准共性需求,做好普惠施策,梳理一批改革攻坚的任务清单,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走访三对标”活动,广泛征集梳理重点难点问题,形成35个方面共217条细化任务,确定突破性改革举措22项……诸多落地成果,彰显了乐清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独特路径。
针对差异化需求,乐清建立“两个健康”直通车,常态开展“一心一意为企业 政企合力谋发展”专项行动,将每个月的11日设为“一心一意为企服务日”,构建“11365”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增值化服务。
根据乐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乐清在册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2万户大关,达22.02万户,同比增长9.29%。其中,企业7.54万户,同比增长7.10%;个体工商户14.35万户,同比增长10.60%。一流的政务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充分感受到了更多阳光雨露的滋养,在风雨洗礼中拔节生长。
营商环境对标国际 让企业家更加安心
企业家幸福感强不强,主要取决于营商环境好不好。乐清始终尊重和支持广大企业及企业家,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不遗余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聚焦市场环境,乐清推动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持续向好。针对土地配置导向不精准、供地机制不健全等制约,乐清通过建立“数据得地”评价系统,实现企业从“跑腿要地”到“无感得地”的根本性转变,让发展前景好、产值增长快、亩均效益高的企业优先拿地。
近日,乐清市东禾电气位于经开区占地约12.48亩的新厂房已开工建设,用于生产输电线路(输电架空和高压电缆)及配网线路智能化在线监测设备。项目建成后,公司产值将超3亿元。东禾电气是一家专业生产智能开关设备、智能故障诊断监测设备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公司销售额达1.2亿元,近3年年均增速达25.9%。通过“数据得地”机制,今年东禾电气“摘得”第一块自持土地。
“乐清‘数据得地’这一创举,公平公正透明,从多维角度来评判、用数据来说话,让企业更安心专注于发展。”乐清市东禾电气负责人陈积来表示。
一系列创新性的改革成果,最终要通过强有力的制度来固化。在法治环境建设上,乐清创新举措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首部知识产权专项行业合规指引、推出覆盖侦、诉、审、执环节的合规工作方式、推出首个涉企刑事案件保证金提存制度规范性文件,建立“入企调查+保证金提存+企业合规”涉企案件办理新模式,创新“商事纠纷商会解,行业纠纷协会解”的纠纷调解模式,成立市法治助企服务中心等,让乐清的法治保障体系更加有力。
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乐清积极在促进国际贸易投资便利化上发力。6月29日上午,乐清湾临港开发区铁路货运站,一声汽笛响起,载着40标箱衣服和鞋子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温州号”缓缓驶出站台,开往5000余公里外的俄罗斯。
乐清湾临港开发区中欧班列“温州号”的顺利启航,是乐清扩大开放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标志着乐清产业集聚、物流循环、开放提升谱写全新篇章,为加强与内陆兄弟省市合作、拓展中亚和欧洲市场,架起全新桥梁。
近年来,乐清先后锚定“再造海上乐清”“兴建东方大港”等海洋战略目标,以乐清湾临港经济开发区为重要载体,持续打造高能级的对外开放窗口,成为乐清厚植“地瓜经济”,竞逐“海洋经济”的全新赛道。
幸福感很宏大,包罗万象;幸福感也很具体,真实可感。乐清将继续努力,以更大诚意、更实举措,打造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城市,让每一位企业家在乐清安心、舒心发展,让更多企业和人才在乐清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