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在凉亭的小伙被人发现。受访者供图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遥前不久,在南塘镇杨州村,有一名无家可归的小伙子,引起了当地网格员的关注。
这是一个想在乐清打工的小伙,老家在贵州,6个多月没找到稳定的工作,对人生失去了信心。这几天,身无分文的他扔掉了所有行李,天黑睡在凉亭,渴了喝自来水,离开家乡以后没有和父母联系过。直到8月9日上午,饿得不行的他被当地村民发现。在网格员和村干部的帮助下,他终于吃上了饱饭,美美睡上一觉,并重拾对人生的希望,踏上回乡的道路。
工作无望 流浪街头
8月9日,南塘镇杨州村,驻村干部、两委干部和网格员正在对所属辖区网格开展大走访时,在村民口中得知:“有一个小伙子,一直在后横桥凉亭边转悠,像是无家可归。”
听到村民的讲述,走访队伍一起赶到凉亭,顺利找到这个小伙子。
当时临近中午,小伙子坐在凉亭里正狼吞虎咽地吃着村民送来的饭。面对众人询问,小伙子回复有些惊人:“我已经三四天没好好吃过饭了。”
原来,小伙子叫小榕(化名),是贵州人,今年刚满18岁。根据小榕的自述,今年3月他跟父母吵了几句,随后跟随着好友不远千里来到乐清市柳市镇。他们希望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现实给了小榕“沉痛一击”,由于年龄偏小,所会的技能有限,他的好友顺利找到一份工作,而他却被拒之门外。气馁的小榕告别了好友,独自离开了柳市,打算一个人再闯荡闯荡。
几个月来,小榕也曾经在别的厂尝试上班,但都没能坚持很久,身上所带的钱越来越少,他也不敢跟父母联系。就在4天前,小榕来到南塘镇杨州村,身无分文的他有些绝望,将所带的衣物和行李全部丢弃。
在杨州村的这几天,为了不引起村民的注意,白天他就四处闲逛,深夜再回到凉亭睡觉。渴了在厕所里接自来水喝,饿了就强忍着饿意,直到8月9日上午他才被村民注意到。
送去关爱 安排吃住
听闻小榕的遭遇,杨州村两委干部和网格员打算帮帮他。
首先是要帮小榕找一个可以暂时落脚的地方。“因为好几天在外,他的手机早就没电了。”杨州村网格员先是安排小榕在该村为老服务中心暂住。
随后,在杨州村两委干部的鼓励下,原本对自己人生有所放弃的小榕,决定再试试找一份工作。杨州村两委干部还帮忙联系了村附近的企业,并鼓励小榕去面试。“那些企业听闻小榕的情况后,除了工资外还开出包吃包住的条件。”杨州村“一肩挑”干部说道。可小榕仔细思考过后说:“出来这么久了,我很想回家看看。”
“可以,我们送你回家。”看着小榕作出决定,杨州村网格员立即掏出手机,为小榕购买一张回贵州老家的火车票。同时,杨州村两委也承诺,村里会为小榕提供相应的路费,帮助他顺利回家。
关爱不止于此,一些村民也自发给小榕送来物资。原本身无一物,只有一部手机的小榕,顿时有了几件换洗的衣服,还有满满一塑料袋的方便面、面包等,脸盆、毛巾、牙刷更是一应俱全。到了晚饭点,有村民给小榕送来肉包,也有村民送来南瓜饼……“一个晚上,好几个村民给他送吃的。”网格员说。
当夜,肚子吃饱了,手机充满了电,还洗了个澡的小榕躺在床上,美美睡了一觉。
踏路返乡 感激不已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的小榕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来到虹桥镇客运中心,坐上客车前往温州火车站,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临别前,小榕还跟杨州村两委干部和网格员等好好告别。面对好心人的帮助,小榕一脸的感激,一向内向的他连声说:“太感谢你们了,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生活下去。”
网格员还跟小榕强调,让他回家一定要跟父母好好相处,认真规划自己的人生。“你还年轻,下次如果还想找一份工作,可以来找我。”
8月14日,网格员接到小榕的电话。电话那头,曾经那个流浪街头、无比失落的小伙子说:“阿姨请放心,我已经到家了。”
村民都说,小伙子能获得救助并成功回家,其实多亏了南塘镇党委部署的大走访制度。近期,为更好地掌握辖区居民的基本情况,加强基层治理工作,并提高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南塘镇党委组织全体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和网格员开展网格大走访活动,收集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网格化治理的提档升级筑牢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