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 开拓前行 ——访厦门市浙江商会名誉会长、日华集团董事长南存钿 2022年07月19日  

南存钿投资的贝壳梦幻世界。

爱心捐资现场。

厦门火炬高新区第二届“十佳火炬青年”领奖。

企业党建学习会。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长一

  人物名片:

  南存钿,1964年出生于乐清柳市镇翔金垟村。系第十一届厦门市政协委员、福建省扶贫基金会副会长、厦门市浙江商会名誉会长、厦门市工商联副主席、福建温州商会执行会长、厦门日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18岁独立跑供销

  20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温州人抓住机会,走向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18岁的南存钿嗅到了商机,毕业就和朋友合伙在柳市开了家低压电器门店。一年之后,不甘现状的他加入柳市第一批10万供销大军的行列,成了敢为人先、走南闯北的乐商一员。

  “那年19岁,一个人从柳市坐上金华的车,外出订业务了。”南存钿回忆,当时目的地是去哈尔滨,先到金华,再到上海。到了上海后,只买到一张站票。从上海到哈尔滨得30多个小时,南存钿站在车上,累了席地而坐,坐久了,又站起来,到达目的地时,他发现腿已肿得不能走路。他勉强下了火车,赶紧联系上一位老乡,住进了站前招待所,躺在床上整整休息两天,腿上的肿才消退。

  为了节省开支,他精打细算,住最便宜的招待所,吃最便宜的饭菜。头次出差,20天时间他跑遍了东北一大片区域。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订到500元业务。

  “在东北3年,赚了3万元,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了,后来就转战上海开店。”南存钿告诉记者,上海开店的三年间,生意还不错。勇于创新、敢于思考的南存钿开始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他调研市场,最后选定厦门、深圳、海口等五个早期经济特区城市,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把目光瞄准了厦门。

  携家人创新天地

  “当时柳市的电器生意都是前街后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人天南地北跑供销,也有一些人开始固定在一个地方销售电器产品,仿佛‘有空气的地方就有柳市人’。”南存钿感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南存钿携一家人坐上了南下的汽车,经过福建盘山公路的颠簸来到厦门。没带什么行李,却带了一批低压电器产品。就这样,南存钿在厦门罐头厂临近厦禾路一带停下脚步,并在该路段的围墙处找到了一处简易店面,只有7平方米,算是正式开始销售柳市的低压电器产品。

  夫妻俩白天开店,晚上把产品挪开,打地铺将就着睡。20世纪90年代初,厦门与温州的交通还不是很畅通,为了节省周转资金,只能等店里的产品卖得差不多了,再回柳市订货运来。

  他们靠着勤劳、智慧,赢得了一家家客户的信任。即便有时发货途中出现意外情况,南存钿仍想方设法及时交货。他认为,诚信是经商之本。通过多次交流,客户认为南存钿经商靠谱、值得相交,之后都结识成了好友。正因其严格守信的创业理念,以及乐商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使他之后的生意越做越好。

  成多家企业掌门人

  天道酬勤。几年后,生意不断扩张,南存钿重新谋划,商铺扩大到300多平方米,生意也从零售转为批发。

  1993年,是南存钿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夫妻俩商量后,决定创办属于自己的工厂——“日华电器”。公司成立后,购置设备,组建生产线,开展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南存钿把产品定位在开关柜、低压电器等。

  “日华电器”除了在技术上严格把关之外,在生产过程中更是要求“苛刻”。南存钿认为,强化质量责任,要营造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树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质量态度,切实提高广大员工在质量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

  2003年,公司在厦门市湖里区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火炬湖里园)的光厦北楼六楼投建新的生产线。为了防止电力设备装配过程中因为空气温、湿度等问题导致铜板等配件氧化、变色,南存钿毅然决定以高于国内行业标准的要求,多投资几百万元在新厂房兴建一个无尘车间。这在当时国内少有的情况下,南存钿的举措,既为质量达到国际行业标准打下坚实基础,又在行业内发挥了引领作用。

  南存钿一鼓作气,投资数千万购置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又成立了厦门华泰利机电有限公司。正是因为对产品质量有如此严格的要求,保证了日华电器产品和华泰机电产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提高自身实力,获得竞争优势,企业也不断地发展、壮大。

  之后的几年,当获悉贵州正在开展城网、农网改造,他又一次抢抓机遇,开始贵州、厦门两地跑。同时企业不断壮大,拥有高端的技术研发实力和高品质的制造生产能力,成为ABB集团、施耐德、华电等知名电气企业的全球供应商,这在当时实属难得。

  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南存钿在厦门又成立华泰利表面处理有限公司等企业。他在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购买了5000平方米厂房,作为企业生产基地;在不断扩大生产的同时,企业保证专款,致力于研发和产品创新,并成长为具竞争力的技术型公司。

  至此,南存钿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低压电器推销员,蜕变为厦门日华机电成套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掌门人”。

  2007年,南存钿又成立了厦门日华投资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楼宇经济投资、开发、物业及资本运营。通过资本运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资源重新配置,从而实现企业重组和扩张。日华国际大厦和北融信大厦为代表性的自有物业,产权面积5万多平方米,招商入驻客户300多家,入驻率达到了100%。其中包括了TOMRA(陶朗)、SGS、日立空调、康师傅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据统计,仅租金一年收入高达3000多万元。

  15个春夏秋冬,南存钿通过前期积累和努力经营,企业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产业投资于一体,拥有办公、研发、生产厂房近6万平方米,注册资金1.3亿元,年产值3亿元的综合性多元化的企业。

  如今的日华电器产品已远销意大利、印度、捷克、德国等多个国家,并与全球2000多家跨国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法国著名企业阿尔法公司成为了长期的合作伙伴。

  “日华”主导产品中的F121系列辅助开关、SASY1-20系列转换开关、TK系列脱扣器、瑞典CEWE仪表等以领先于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成为“ABB”全球供应商。

  多轮驱动创辉煌

  如何让企业可持续发展?敢于创新的南存钿又开始了思索。首先他坚持自我不断提升,因为他明白,只有依靠“实业”和“投资”两个轮子同步向前发展,企业才会让资本的效率最大化。

  他秉持乐商特有精神,重视调结构、抓转型、促升级,他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行业看企业,开始把目光从制造业、贸易投向了新经济领域和资本市场。

  厦门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城市,每年仅台风给厦门造成的损失就十分严重。2010年,南存钿成立日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多功能防空防灾警报系统属该行业独创产品。警报系统可安装在隧道、大卖场、车库等人群密集场所,对台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提前预警、报警,真正实现了人防、民防两防一体化。此举开创性地将技术、管理与资本有效结合,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企业产业提升和企业创新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并得到人防部门的认同和推广应用。近十年,企业研发总投入达3个亿。

  如今,日华科技是数字人防和数字应急安全的综合服务领航者,以成熟的应急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切入点,致力于为数字人防和数字应急安全的建设,提供专业的综合解决方案。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已获得了政府、园区、学校、社区、旅游景区、交通、企业、公安等领域的高度认可及合作选用。

  公司是行业内首批获得国家人民防空警报领域从业能力证书大满贯企业,首批获得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颁发的《国家人民防空警报设备生产单位资格认证书》,荣获国家级行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甲级《人防信息系统建设保密项目设计(施工) 资质认证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证书》、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厦门市专精特新企业、厦门市创新型企业等资质荣誉,并获得 200多项知识产权专利证书。南存钿透露,公司拟于2024年于科创板上市。

  2012年,南存钿响应中央相关精神,在鼓浪屿创建了贝壳博物馆。该馆投入巨资,历时三年时间,打造为一座海洋和贝壳为主题的洞穴式探险乐园。该海洋馆景点内收藏了来自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北冰洋及五大洲60多个国家的五个纲、262科、6800多种贝壳(海螺)标本。景区除了除贝壳展览外,还设置了多环节的大冒险游乐设施,有贝壳长廊、油画墙、贝壳幻影、贝壳剧场、彩贝倒影、潜艇倾斜小屋、美人鱼、传送漩涡、天幕影院等部分。

  经过二十多年的创新与发展,厦门日华集团有限公司已发展为一家大型实业投资企业集团,主要业务涵盖数字人防、文化旅游、制造研发、对外贸易及物业投资等多个领域。

  建平台反哺社会

  为了给温州老乡营造一个温暖的“家”,1995年,厦门温州企业家联谊会组建。南存钿与较早一批在厦门经商的温商代表开始筹备组织联谊会的工作。1997年,厦门温州商会正式成立,南存钿从任职副秘书长开始参与商会主持工作。

  2005年3月,他以日华机电成套公司名义参与捐款给温州商会购买办公场所。他和所有温州人一样,希望通过“厦门温商”这个平台,汇聚众力,共建一座商会大厦和会所,永远牢记曾经帮助过温商、帮助过温州商会的人,做一个懂得感恩、回馈社会、诚信守法的企业家。

  2004年1月,福建提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围绕海西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与配套能力准备,社会各界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之后我国区域经济又一增长充满了期待……此事牵动了南存钿的心,他加入福建省海峡科技联盟协会,并与台湾东元集团展开合作。“海西”经济的提出,加强了两岸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两岸经济进一步的繁荣,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因温州和厦门友好城市的这层关系,温州对接海西有了更进一步的优势。为此,南存钿积极参与温商和闽商交流论坛。他说:“有了优势,最主要的是在行动上有所表示,借此机会,借此平台,面对‘海西’政策,温商和闽商能够通力合作,发挥出最好水平。” 

  其实早在创业之初,南存钿就认为,一个人创业发展一定要有责任心,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懂得感恩回馈社会,这也是衡量一个生意人的成功与否。他说,成功的标准并不是财富的多少,学历的高低,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素养,其所从事的是正义事业还是邪恶事业。

  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他不忘热心公益事业。2005年9月,企业赞助20万元,用于贵州省凤山兴办学校。特别是遇到自然灾害,如山洪暴发、抗震救灾、防疫抗疫等,他都是率先示范,带头捐资捐物。

  2014年,企业捐款1000万元给厦门大学,冠名“南存钿楼”并用于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同年,向厦门市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设立“厦门市慈善总会日华慈善基金”,每年捐资10万元,用于定向助学和定向资助低保户。

  在第四届福建省扶贫基金会、福建省扶贫开发协会上,他捐资100万元,助力福建省“扶贫两会”的扶贫工作。他捐资100万元给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作为助学基金。

  自2014年以来,每逢新年元旦,日华集团都参与主办,由厦门佛教界与书画界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在南普陀寺举行“新年书画慈善行”活动。他连续四年每年捐资30万元给厦门市低保户。还曾捐赠500万台币给台湾十方禅林南怀瑾纪念堂。

  保持初心,付出有回报,他的企业先后被厦门市温州商会评为“希望工程”先进会员单位、“捐资赈灾积极会员单位”,被福建省扶贫基金会授予“扶贫重大贡献荣誉”以及中共厦门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爱心厦门”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殊荣;他个人也曾被评为厦门火炬高新区第二届“十佳火炬青年”、被厦门市慈善总会授予“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