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白象镇老妇女干部庆“七一”活动现场。

部分老妇女干部合影。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云颖 文/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七一”前夕,在北白象镇老妇女干部庆“七一”活动中,歌声飘扬,深情款款,施仁芬、刘雪花等16位新老妇联工作者用歌声表达心声,相聚一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她们来自农村、基层,她们身上闪烁着妇女同志爱党、爱人民的光芒。”80岁的施仁芬告诉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这些老妇联干部中年龄最大的已有88岁高龄,有的甚至近50年没见过面,这样的集体活动弥足珍贵。
质朴故事历历在目
“是共产党帮助我们解决温饱问题,奔向小康生活。大家身体健康、平安幸福,都是党给人民谋取的福利。”回首往事,一个个质朴的故事历历在目。
在1970年至1972年,施仁芬曾任职北白象公社妇联主任。她说:“那年我20岁出头,坐轮船去北白象上班,航程30多里。到了公社走村入户,和农户插秧、割稻,一起劳动。当时粮食紧缺,哪怕是一点腌菜都是‘宝贝’,我就偷偷地给村里的老人送去,优先照顾他们的口粮。”
在20世纪70年代,乐清对每个公社都下达花巾出口任务,施仁芬将周边5个公社的妇女代表都召集起来,约800余人,她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通过集中召开大会,反复动员组织,妇女同志们积极参与花巾绣十字花手工艺品,顺利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出口任务。
陈岳英说:“20多年来,施仁芬家庭捐赠60多万元帮助浙江、安徽等多地的贫困学子。”“有一次,学生们在盘子上写下感恩的话语赠予我,感谢我资助他们读书。”施仁芬说,家里摆放着很多荣誉证书,这些比金元宝还珍贵。除此之外,施仁芬还牵头创立苍松艺术团,潜心经营艺术团20多年,创立并组织乐清市爱心话聊志愿者协会公益活动16年。
妇女工作代代相传
“我把女儿托付给别人看管,放下家庭的琐碎事,独自徒步到县里开会,来回40多公里,都是摸着黑回家的。”一位老妇女干部说,在那个年代,村妇联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做好工作,和农民一起参加劳动,没有一天松懈。有几年,郑美香把自家田里种的南瓜统统无偿地分给村里的家家户户村民。
“当年参加妇联工作的都叫妇女主任,政府没有这方面补贴,纯属义工性质,但大家干得很起劲,也取得不少成绩。”一位老妇女干部回忆,当时干部们十分团结,选人大代表的时候,不论认识不认识,一定会选最优秀的人,这让她至今仍记忆深刻。
“年轻的时候,我文文静静、足不出户,只在家里做些女红打发日子,见外人都害羞不做声的。”另一位老妇女干部说,但在开展工作时,她说:“当时那种自信、斩钉截铁跟党走的样子,是党和政府赋予的勇气。”
现场年纪最大的妇女干部是88岁的赵奶奶,前些年,她有个孙子身体不好,急需就医,是村里的妇联干部陈岳英等人带头筹集捐款,为赵奶奶家筹募5000多元,解决老人一时的难题。
在活动中,还有妇女同志提出,建议每年的“三八”“七一”多开展活动,让参与面更广,受益范围更大,节日氛围更加浓厚。
巾帼履新职,薪火“传帮带”。北白象镇妇联副主席黄璐说:“感谢前辈们的无私付出和扎实苦干,正因为有你们走在前面,一路披荆斩棘,才有我们今天妇联工作的一片光明。”最后,集体合唱《歌唱祖国》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