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女一起接种疫苗。侯人玮 摄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海虹侯人玮
近日,市教育局向全市学生发放了《小手拉大手 疫苗接种齐步走——致全市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希望孩子们争当“文明小使者”,宣传引导家长进行科学接种,让一个个小家庭拉动社会“大家庭”,携手共筑全民免疫屏障。于是,在孩子们的动员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包括老人行动起来、不当局外人,主动参与接种疫苗。
小小“宣传员”
“外公,晚上好啊!你和外婆新冠疫苗第二针打了吗?”5月29日20时,丹霞路小学五年级学生琦琦用妈妈的手机打电话给外公、外婆,得知他们还没打第二针疫苗后,就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继续道:“学校给我们发了一封信,我要读给你们听听啊!……上海本轮疫情,老年人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后更容易出现重症、死亡的情况。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在境内外60岁以上老人当中的接种数量已经超过了5亿剂次,国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最高年龄者106岁。实践充分证明,疫苗在这5亿多剂次以及在高龄者接种过程中都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外公外婆,我两针疫苗早就打完了,你们也要加油!”
平时,都是外公外婆给琦琦打电话,因此,当两位老人接到外孙女这通催打疫苗的电话后,连忙笑着答应道:“外公外婆过两天就去打,保证完成任务。”就这样,一个关于接种疫苗的约定就这样在祖孙三人间形成了。
连日来,像这样小朋友“盯梢”家里长辈打疫苗的情景在很多家庭里上演,孩子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念《小手拉大手 疫苗接种齐步走——致全市学生的一封公开信》,科普新冠疫苗接种知识,介绍疫苗接种的好处,还把疫苗接种注意事项说给他们听。新冠疫苗接种宣传之风正吹进每一个家庭,在“小手拉大手”的氛围下,部分尚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第二、第三针疫苗的老人积极行动起来。
“上周末,曾孙来家里玩时,问我疫苗打了没,现在连孩子们都这么关心疫情,配合防疫工作,我们也不能落后。”家住城东街道的金大爷笑道,去年他就打完第二针疫苗了,第三针疫苗接种时间已到了,他打算最近就去打了。
全家“总动员”
5月30日,细雨绵绵,记者来到市体育中心田径馆新冠疫苗接种点,看到陆陆续续有一些市民前来接种。
“这几天,孙子孙女们在家里当起了小小宣传员,子女们也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疫苗接种的好处。打了疫苗以后,不仅保护自己,也间接保护了家人。”家住市区建虹路的张大妈在接种疫苗后告诉记者,她本来觉得完成两针疫苗接种就够了,嫌麻烦不想打第三针,但在孙辈们的动员下,想想还是把第三针打了,自己安心,也让子女们放心。
当天,市民陈女士带着她60多岁的母亲前来接种疫苗第三针。“今天有时间我就带着我母亲一起来打第三针。到今天为止,我家里老老小小都已经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完成了三针新冠疫苗。”陈女士表示,接种疫苗能在日常出行和生活中更好地做好自我防护,也是一名普通市民支持防疫工作的体现。
据城东街道疫苗接种点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基本上每天都陆续有市民前来接种第三针疫苗,一些60岁以上老人如果因行动不便无法前来接种疫苗,街道会派专车接送。”
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近期,乐清市新体育中心田径馆疫苗接种点(城东街道飞云东路)都会向市民开放,将针对60周岁以上全市居民免费开放疫苗接种,从8时至16时(中午不休息),为市民提供接种疫苗服务。
工作人员提醒前来接种的市民,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错峰接种避免人群聚集;接种时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提前出示温州防疫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在接种完成并留观30分钟后立即离开接种门诊,减少停留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市民接种后48小时内不进行核酸检测。另外,居家健康监测人员,近14天有封控区、管控区、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可在结束管控后前来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