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宙龙展示企业产品。

左易生产车间。

周宙龙和儿子参加乐清“两会”。

企业荣誉。

扫一扫 看视频 叶长一 拍摄 陈瑶璐 制作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定阳 叶长一 侯人玮几经艰辛白手起家
20世纪80年代,当功夫电影《少林寺》上映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上少林寺学功夫的热潮。周宙龙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迷上了武术。那年他19岁,吃饭、走路,眼前总是浮现出李连杰那身手不凡的身影,同时也梦想自己能去学习,成为一名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
同年,他离别家乡,不远千里来到河南平顶山准备投奔少林寺学艺。当他满怀希望到了少林寺说明来意时,却被拒之门外,因为当地少林寺不收外地学员。“开弓没有回头箭”,出于生计,周宙龙准备去投奔叔叔,当时叔叔在山东兖州工作,之后,周宙龙加入供销员行列。
“第一次我订了900元的熔断器产品,开心地当即回家,想不到这900元的产品发货后,赚了400元。这让我尝到了经商的甜头,下定决心开始经商。”提起这段往事,周宙龙开心地说。
摸到头绪后,一年下来,周宙龙就成了“万元户”。在适合成家的年纪,他怀着喜悦的心情,带着积蓄返乡,准备在老家成家立业。那年他21岁,相亲时,对方嫌弃他没有正式工作,这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找一份正式工作。
当年有一句顺口溜是“车轮一滚,钞票一捆;喇叭一响,黄金万两。”于是,他决定去汽校学习驾驶,既可以赚钱,工作又稳定。他下定决心学习,并如愿考上了汽校。毕业后,为瓯北某单位开车,每个月有固定薪资。
可一年过后,他发现,稳定的工作每个月仅300元,根本不够开销,更不用说娶妻生子了。正值市场经济开放,他嗅到了商机,决定凭借自身技术,承包长途车经营。
他承包了浙江省乐清市汽车运输公司货运站乐清至杭州、金华的长途车,彼时道路交通并不发达,每次去金华都要七天时间一个来回,但收入可观。周宙龙回忆,当时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门心思想赚钱。但世事难料,因为一次交通事故,让他彻底放弃了跑长途车行当,重新回到了供销行业。
那年他28岁,成了家。他和朋友商量,一起到河南平顶山跑供销,同时在合适的地方租一个小店面,作为固定门市部。回到河南再创业,让周宙龙最难忘的是,在一次跑供销时,平顶山矿务局看中了他的产品三用阀,与他签订了一笔375万元的三用阀配件订单,他激动得坐不住、睡不着,火急火燎地带着合同回去找厂家发货。
家人和朋友们得知此事后无不表示怀疑,好几个朋友围着合同质疑:“看看这个印章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企业怎么会订这么多的货?”最终,周宙龙按时交货,并收到了这笔“巨款”,这笔订单一时之间成了业界美谈。
销售越做越顺,周宙龙萌生了一些想法,父母年岁已大,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他决定回乐清独立创业。“当时我代理的企业对我十分优待,一年仅代理这家企业的产品,轻轻松松可以赚100多万元,企业有关负责人多次做我的思想工作,但我还是放弃了代理行业,决心独立创业。”周宙龙提起这段往事,仍十分感激当时对他信任的朋友和企业有关人员。
技术攻关迎难而上
“2000年回家,一是考虑到父母年岁已大,应该回家多陪陪老人了。二是正赶上农网改造,那也是一个机会。”周宙龙说。但从头开始,谈何容易?当时,他在乐清创办公司,但生产什么产品,成为他的一个课题。那段时间,他一直在市场上调研,公司虽注册好了,但产品定位至关重要。
从代理煤炭产品到转战于电力行业,周宙龙满怀信心再出发。他在河南筹集50万元,注册了乐清市龙华电力有限公司,并在原乐申鞋厂租了400多平方米的场地,从装修到投入生产,亲力亲为。2000年,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国内绝缘导线类产品市场一片空白,周宙龙在朋友的帮助下,确定研制JJC型绝缘穿刺线夹系列产品,之后企业改名为左易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为了更好地发展公司,他到杭州、天津、南京等多地研究所聘请技术人员,向各类人才请教,邀请他们加入研发队伍。为了设计出好产品,他日夜奔波。一次,因为图纸数据需要核对,他凌晨三四点起床,赶赴杭州找专家。一天内在杭州与乐清之间往返两次,这样早出晚归,已成为家常便饭。有时,上午去金华、南昌,下午就要赶去武汉,晚上还要回衡阳,一天跨越三个省,也成为工作常态。
经过近两年的摸索、上百次技术攻关和不断创新,公司终于成功研发JJC型绝缘穿刺线夹产品,该产品同时获得了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产品空白,也终于以技术领先、质量过硬等优势,在世界同行业竞争舞台上崭露头角。
铸造世界话语权
2004年,杭州湾跨海大桥举行电力设备招标会,美、法等多国的知名电力设备企业参与角逐。
经过热循环、耐压等13个指标的严格测试,左易公司的绝缘电缆连接器在众多国外“电力大鳄”中胜出,成为了提供跨海大桥照明配套产品企业中唯一一家中国民营企业。为此,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为规范穿刺线夹市场,2005年,周宙龙带领左易电力联合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完成了国内首部关于绝缘穿刺线夹的标准——《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绝缘穿刺线夹技术条件》,公司也作为绝缘穿刺线夹的领航者,参与了行业标准的编制,有效规范了绝缘穿刺线夹市场标准,推动绝缘穿刺线夹的制造中国化进程。
2017年9月,周宙龙团队在美国通过了IEEE 2780的立项决议,确定由国网公司、左易电力有限公司和天津大学共同主导编制。2018年,IEEE 2780《绝缘穿刺线夹》标准放入IEEE投票池,接受IEEE会员的最终审核。2019年7月17日,IEEE 2780《绝缘穿刺线夹》标准获出版实施,标志着左易再次彰显绝缘穿刺线夹技术国际引领的硬核实力。
据统计,公司在周宙龙的带领下,已经拥有54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主导编制和参与编制5项国际标准、15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在业界还流传着一句话,“世界穿刺看中国,中国穿刺看左易”,可见左易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产品的影响力。
勇敢面对疾病挑战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2012年,公司入驻新厂房。正当周宙龙准备大干一场时,一天上班,突然发现鼻子流血了,他立马赶赴上海医院体检,被专家诊断为重疾。
“现在回想起来,你说当时不怕是骗人的。当医生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整整五天吃不好、睡不着觉,眼前是一片迷茫。家里人更是感觉天塌下来了。”周宙龙坦言,那个时间,疾病突如其来,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动了把企业的股份都转给好友的念头。“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非常差。”周宙龙回忆,看着偌大的医院,熙熙攘攘的人群,几天后,他幡然醒悟,如果都这样下去,还不如配合医生治疗,放下一切,好好珍惜当下,勇敢面对,科学治疗。
“手术后,妻子及时在食物上给予营养补充,我积极调整心态,该睡就睡,该吃就吃,用平和向上的心态去对抗病魔。”如今,周宙龙谈起那段时光,已经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周宙龙说,他还购了好多健康养息的书籍,摸索出了一套自我疗愈的方法。“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虽然吃药可以达到治疗效果,但也会给身体带来一些副作用,所以我还一直坚持食补,保健养生,调理身体。”他说。
除了食补,周宙龙最大感受是——睡补。“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才能让自己精力充沛地去对抗病魔。”周宙龙称,这套专属治疗方法确实在后续的化疗中发挥了效用。
一年之后,在一次复查时,医生惊喜地发现,周宙龙体内的各项指标都正常了,正值年底,医生明确地告诉他,“你不需要化疗了,可以回家过年了。”
“重病距今已有十来年了,每年按时体检,今年的体检结果是身体一切指标都很好。”采访中,周宙龙拿出了刚出来的体检表格说,虽然现在身体康复了,但他依旧坚持着健康饮食、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他说:“人活在世哪有不生病的,但如果因为生病就自暴自弃,那么幸运也不会光临,既然不可避免,只有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坚持治疗,疾病才会离你远去。”
回家后的周宙龙一边工作一边养生,当时企业正在扩建,他积极应对,吃住在企业,全力以赴。
热爱生活乐衷公益
疾病虽然可怕,但生活依旧美好。“我本来就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坚持下去。”吹奏萨克斯、弹吉他、弹钢琴、打架子鼓、写书法、绘画、打太极……周宙龙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他总是会变着法子充实自己的生活。
在他办公室的书桌上,摆放着《流行与经典》《成人萨克斯自学》等专业书籍。练习乐器往往需要不断地重复,容易让人觉得枯燥乏味,是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刚开始为了练好一首曲子,我就对照着曲谱,反反复复地吹奏,每个小节都要顺好几遍,直到把嘴巴都吹麻了,我才会停下来休息。”周宙龙说。
学萨克斯时,吹得嘴唇都肿了,舌头都麻木了,手指很痛,但他仍坚持着。他认为,没有这样的精神,什么事都学不好。就是凭借着这一股韧劲,周宙龙学会了萨克斯、吉他。“我会的东西比较多,但是都没有精通,只是作为业余爱好,娱乐生活。”周宙龙笑道。
在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周宙龙不忘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助学捐资、救灾抗疫,以及新农村建设,他都积极参与。因为成绩突出,他先后荣获乐清市“慈善公益事业爱心奉献奖”“慈善之星”等多个殊荣,同时被推选为乐清市慈善总会乐成街道分会副会长。近两年,他正在全力打造“左易书画院”,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让更多的员工在工作中受到文化熏陶,共享企业文化。他认为,企业要发展,但更要为社会多做贡献。
在周宙龙的心中,还藏着一个愿望,他希望未来能打造一个集观光、养老、研学于一体的大型农业观光园,让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放慢生活工作节奏,体验生活更多的乐趣。他说,无论这个愿望何时能实现,但他一直会努力,“左易书画院”就是目标之一。接下来,他将和孩子一起,凭借着两代人的共同力量努力奋斗。
人物名片
周宙龙,1967年出生,乐清乐成街道银潭社区人。国际IEEE P2870标准主席、国际IEEE P2780标准秘书长,国家能源电力安全行业副主任,乐清市委、市政府六、七、八届党风政风行风特邀督察员,乐清市第十五、十六、十七届人大代表,现任左易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2021年,因在行业中作出突出贡献,被IEEE授予“国际标准推进特别贡献奖”,荣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创新贡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