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融共生 激发活力 北白象镇“强融合·新升级”党建联盟成立 2021年06月23日  

现场宣誓。

党建联盟成立。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茜 文/摄

  为构筑新村之间“资源共享、经验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新工作格局,激发新村融汇交互新活力,推动新村相融共生,日前,北白象镇全域新村“强融合·新升级”党建联盟成立大会在该镇文化中心小剧院举行。北白象镇相关负责人及各社区组织委员和26名新村“一肩挑”干部等50余人参会。

  本次活动通过经验交流、推选盟主、认领项目、建立制度等环节,搭建起了全域新村共建共享大舞台。

  盟主引领 全域并联 

  “做好三资融合工作,应坚持‘稳’字当头,严把重点人员关、互信关、责任关,坚持‘内中外’三管齐下,全面有效推动‘三资’融合工作。”当天,茗西村和高岙村“一肩挑”干部依次走上“讲台”,畅谈各自新村融合发展中的优秀经验和创新做法,与会人员换位思考、寻找差距、获取经验、比学赶超。

  随后,参会人员通过网络投票,根据各新村“一肩挑”干部个人能力表现和他们所在村社运行发展情况,从26名新村“一肩挑”干部中推选产生全域新村“强融合·新升级”党建联盟盟主1名、副盟主4名。经过激烈角逐,茗西村“一肩挑”干部陈文淼当选为该联盟盟主,高岙村、白塔王社区、后西漳村、万舱村“一肩挑”干部张建利、王明生、林正宇、陈景淼分别当选为副盟主。

  盟约签订、盟员宣誓后,北白象镇全域新村“强融合·新升级”党建联盟正式成立。陈文淼表示,今后一定会肩负起联盟使命,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团结协作、互助共进,积极带领盟友村发挥各村的地域、资源和人力优势,坚定迈向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新征程。

  打破桎梏 抱团发展

  现场,26个联盟成员村通过抽签组成5个小分队,盟主和副盟主各担任一队队长。另外,以数字化投票方式,从党建示范点打造提升、村民代表进网入格制度创新、党群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探索等10个主题项目中推选出5个项目作为认领项目。在全域新村党建联盟成员的见证下,5个联盟小分队分别进行了项目认领和授牌,并明确实行联盟盟主“一年一轮流”、认领项目“一月一交流”制度。

  北白象镇将结合“新村破壁”共建共治和“领头雁”培养工程,举办“隔壁书记来蹭课”“书记交叉上党课”等活动,促进“一肩挑”干部换位思考、获取经验、历练口才、比学赶超。

  会议要求,要以强带弱,帮扶帮带,打破新村各自发展格局,从相互独立走向相融共生,先进村帮助落后村,落后村也要加快步伐迎头赶上;要精诚合作,抱团发展,深入探索认领项目,创新组织运行新模式,加强项目合作发展,促进资源优化整合,常态化开展项目经验交流、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让党建联盟切实发挥出桥梁纽带和平台载体作用,在提高新村党建水平、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新村深度融合等方面贡献力量。

  并村并心 深度融合 

  此前,北白象镇按照“地域相近、人文相通、血缘相亲、产业相融”原则,通过做大集镇村、做强中心村、以强带弱、以富带贫、产业发展、抱团发展等形式,将原来的94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撤并为51个村社,又快又稳又好地完成了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前半篇文章。

  新村社成立后,北白象镇以“组织融合、人心融合、治理融合、发展融合”为基本要求,深抓新村组织运行,勤做村民“并心”工作,凝聚了新村强大的发展合力。该镇在新村社实行“大党建”,抓好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走出了一条条特色发展“新路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村发展蓝图,发挥新村资产资源集聚优势,优先安排各类补助资金和民生项目。为实现治理融合,让各类群体都成为新村社治理的“主人翁”,坚持德治、法治、自治、贤治相结合,深化网格化和精准化治理模式。

  为实现人心融合,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新气象”,北白象镇按照“办事不出户、最多跑一次”的目标,着力解决好群众办事问题,结合村庄实际,以“红色星期天”等为载体,常态化开展融合服务活动,积极做好融合发展后半篇文章。

  北白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成立北白象镇全域新村“强融合·新升级”党建联盟,标志着新村融合发展迈上了新步伐,踏上了新征程,但成立党建联盟不是三分钟热度,也不是走秀过场,该镇将运用好新平台,团结一致探索新村深度融合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