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打造柳市文化“金名片” 「走西乡」 2019年09月04日  

各文艺社团代表获赠《柳市文坛》。

  柳市作家协会换届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望喜/文

  黄瀚/摄   9月3日下午,近百名文学艺术界人士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乐清市作家协会柳市分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柳市文坛》首发式的举行。

  当天大会选举产生柳市作家协会新一届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等,孙平当选为柳市作家协会新一届主席。

  人才辈出

  柳市作家协会自2006年6月成立以来,坚持“扎实工作,打造精品,提高自身建设,繁荣柳市文化”的宗旨,人才辈出,走出了众多省级以上作协会员,协会形象不断提升,实力不断提高,作品不断获奖,受到乐清乃至温州文坛的高度关注。

  在小说创作方面,青年作家东君几年来创作了长篇小说《树巢》《浮世三记》等,有结集作品《东瓯小史》《某年某月某先生》等,好评如潮。曾获2007年《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奖、2008年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2011年第三届“咖啡馆短篇小说奖”和第九届《十月》文学奖、2012年《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和郁达夫短篇小说奖,2017年荣获“茅盾新人奖”,为柳市乃至浙江作家赢得了极大的荣誉。此外,作家倪旭阳、黄忠、南亦丹等人保持良好的小说创作势头,作品各具特色。

  同时,诗歌、散文创作稳步推进。一批新诗作者茁壮成长,如张艺宝、郑群威、郑建虎、季冰清、孙平等人的作品多次在全国有影响的报刊发表,或获奖,或出版诗集。孙平、林宏安、施大光、高晓虹、郑群威、孙建丽等人的散文著作先后出版,并有多人的散文作品在各级报刊杂志刊发。

  柳市作家在纪实文学创作方面也是初露端倪,如孙平发表了长篇传记《刻纸的老爷子——余忠汉先生传》,还创作完成了长达40万字的大型报告文学《电器之都风云录》。此外,柳川诗社古体诗词创作成绩显著,黄有韬、赵迪生、林宏安、赵挽澜、胡定生、郑林祥、彭云峰、周永国、郑乐为等人都创作了大量的优秀古体诗词,作品在全省乃至在全国古体诗词界都有较大影响。

  活动丰富

  柳市作家协会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学氛围。

  2018年10月,协会组织举办了“改革开放,我们这40年”主题征文活动,受到了柳市及全国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热情关注,共收到作品120多篇(首)。经专家评审,共评出二等奖作品5件、三等奖作品10件、优秀奖作品5件。昨日,这些获奖作品受到表彰。

  去年,柳市作家协会还组织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本土原创作品朗诵会。朗诵会上,这些体裁多样、文风纯朴的原创作品以声音的形式浸润人心,引起了听众们的共鸣。

  昨日的大会还举行了由柳市镇文联、柳市镇文化站主办的综合性文化期刊——《柳市文坛》的首发式,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据悉,从上世纪80年代柳市文学杂志《小卵石》,到上世纪90年代的《柳川文学》,再到本世纪初的《柳市文学》,柳市作家协会的刊物印刷从蜡纸刻字到机器打印、铅字印刷,再到现在的胶印方式,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也见证着柳市文学的发展。

  前景可期

  柳市镇主要负责人说,柳川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自北宋建镇以来,涌现了一批知名的文化贤达,传承了一批优秀的文化遗产。尤其是近代以来,出现了南怀瑾、南式仁等一批大师,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等相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全都彰显着柳市镇雄厚的文化实力和广阔的文化发展前景。

  柳市镇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地方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更期盼柳市文化在新时期得到发扬壮大,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下一阶段,柳市镇文联、柳市作家协会要紧贴时代要求,撰写更具柳市特色的文章;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柳市文坛》的编写工作;要切实抓好《柳市文坛》的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