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3版:文化周刊

文章导航

从远古走来

——以北白象镇为例浅析乐清地质演化史

白鹭屿龟山。
四方山遗址。

  ■张良好 文/摄

  沿着104国道,东西往来只见远山近峦连绵起伏,水网之间高楼鳞次栉比,繁华的街头车来人往,精干的年轻人时不时地掏出手机谈着天南地北的生意,桥边廊榭里的几位老人正自我陶醉地拉着二胡,悠扬的乐声飘向远方……或许,没有人会想起脚下的这片平原,曾是波涛汹涌的汪洋;眼前耸立的山峦,曾是海水萦绕的岛屿。

  (一)

  那是遥远的时光,神话般的存在。话说地球诞生以来,迄今46亿年,这段漫长如谜的历史被地质学家划为三个大时代:太古宙(46亿年前~25亿年前)、元古宙(25亿年前~5.4亿年前)和显生宙(5.4亿年前至今)。太古宙早期,新生的地球如同炼狱,到处是岩浆飞溅,毒气四溢,毫无生机。大约过了8亿多年,液态水终于在逐渐冷却下来的地球上得以存留,慢慢地汇聚成海,几乎漫过整个地球,只有几座高耸的火山岛伫立水中,好似满怀怒火的孤独者,时不时地喷发一阵浓烟黑雾。

  到了元古宙早期,一些微大陆在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中形成,并逐渐聚集成较大的大陆,如中国的晋陕古陆、扬子古陆、胶东古陆,美国的劳伦西亚古陆。此时,北白象所在的区域仍为浅海,是地质学家所称“华夏岛海”的一部分。直到距今18亿年的元古宙震旦纪初期,规模巨大而又强烈的地壳运动(中国称吕梁运动,欧洲称歌德—卡累利运动)使“华夏岛海”抬升为陆地,史称“华夏古陆”,其范围包括浙江象山港—金衢盆地以南的浙东南、浙西南、福建、台湾、赣东南和粤东地区,当然也包括北白象。“华夏古陆”形成以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多次地壳运动,有些地方几经海水浸漫,范围大小变化不定。但包括北白象在内的温州区域,因居“华夏古陆”核心位置,始终处于隆升和剥蚀状态,地壳相对稳定,未受海水淹浸。

  (二)

  斗转星移,地球进入“看得见生物的年代”,单细胞的原核生物(主要指细菌和藻类植物)不再是主角,大量较高级动物开始出现,这一阶段因此得名显生宙,其地质年代又分为古生代(5.4亿年前~2.45亿年前)、中生代(2.45亿年前~6600万年前)和新生代(6600万年前至今)。距今4亿年的古生代泥盆纪初期,包括北白象在内的温州区域进入地台发展阶段,直至距今2亿多年的中生代三叠纪结束。期间,得益于温和平静的环境,昆虫开始迅速发展,爬行动物大量繁殖。距今1.65亿年中生代侏罗纪晚期至距今1.2亿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早期,中国发生“燕山运动”,这是一场强烈的地壳运动,温州全境尤为剧烈,持续时间长达4500万年。北白象及周边区域因地壳受到强有力的挤压,火山爆发,岩浆侵入,地层断裂,褶皱隆起,许多古生物遭受灭顶之灾。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的雁荡山在“燕山运动”后期初具雏形,并以北白象西首的瓯江为界自然断裂,分成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

  (三)

  白垩纪之后,进入新生代。新生代又细分为第三纪(6600万年前~260万年前)和第四纪(第四纪起始时间学界争议较大,本文采用中国大多数地质学家认同的时间,即260万年前至今)两个阶段。第三纪期间,北白象及周边区域仍有断裂活动、差异性升降运动和岩浆活动,只是岩浆活动远不及中生代强烈。距今260万年第三纪上新世晚期至距今12.8万年第四纪中更新世,全球发生了30多次冰期—间冰期的周期性循环。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称为冰期;两次冰期之间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当冰期来临时,气候转冷,海平面下降,海域缩小,陆地增大,称为海退。反之,当间冰期来临时,由于海面上升或陆地下沉而导致海水侵入陆地,这一现象谓之海侵,又称海浸或海进。上述247多万年历史进程中,由于总体气温很低,即使是间冰期,其年均温度也低于现在平均值,北白象及周围地区一直为陆地,30多次海退和30多次海侵只发生今天东海大陆架上。

  (四)

  距今12.8万年至1万年的第四纪晚更新世,地球先后经历了“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末次间冰期发生在距今12.8万年至7万年,此时气候总体温暖湿润,海平面上升,发生海侵,海洋有孔虫星轮虫大量繁殖,因此这次海侵被学界称为“星轮虫海侵”。历时5.8亿年的末次间冰期,气候并非恒定温暖,而是呈波浪式地交替变化,经历温暖期—寒冷期—温暖期—寒冷期—温暖期5个阶段。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现象并非末次间冰期独有,地球有史以来的任何一次冰期和间冰期,其间都存在着气温起伏变化的情况。在末次间冰期“3暖2寒”更替中,北白象及周边区域经历了3次海侵和2次海退,其中海侵最盛的一次距今11.6万年,即发生在末次间冰期第一个温暖期,当时气温高于今天5~6℃,海平面上升到今天海拔80~90米,海浪直抵山谷深处。末次冰期发生在距今7万年至1万年,总体气温寒冷,但同样存在冷暖交替变化现象,先后经历寒冷期—温暖期—寒冷期—温暖期—寒冷期5个阶段。其中,第二、四阶段的温暖期分别距今5.4万年至3.6万年、3.2万年至2.3万年,发生的海侵依次为假轮虫海侵、卷转虫海侵。两个温暖期之间的第三阶段寒冷期,年均气温低于现在10~12℃,出现最低海面。据姜竺卿《温州地理》记载:“中国黄海和东海大陆架海平面下降到今天的-150米~-160米,温州东部平原的东缘接近冲绳海槽。”第五阶段寒冷期,年均气温比现今低6~7℃,东海海平面最低降到-110米。包括北白象在内的温州东部平原再次成陆,其面积远远超过现在的平原。东晋葛洪《神仙传》载:“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东海行复扬尘也。’”麻姑是中国道教神话中的一位女神,她说上次与神仙王方平相见以后,已看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姑且不论麻姑活了多少岁,但他们对话中的“沧海桑田”倒是印证了地质变化的事实。

  进入第四纪全新世后,海平面开始回升,距今1万年海平面上升到-60米,距今7000年海平面上升到与今海平面持平。此时,人类已进入新石器时代,中国南方沿海活跃着分支众多的“百越”人,《汉书·地理志》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其中,在东南沿海浙闽地区生活着三群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原始土著人类,后人称之为越人、瓯人和闽人。越人生活在浙北宁绍平原,瓯人生活在包括北白象在内的浙南瓯江流域,闽人生活在福建闽江流域。依水而居的瓯人,过着非常原始落后的渔猎生活,以鱼、蛤、蛇等为食。

  (五)

  时光流淌,地质地貌的变化仍在继续。距今6000年,“最后一次海侵”来袭,海平面逐渐升高,沿海平原淹没在滚滚浪涛中,原先生活在瓯江流域的瓯人,只得带着老人,背着小孩,挥泪告别无比眷恋的家园,走向陌生的远方。退居丘陵山区或者较大岛屿的瓯人,继续使用石镞、石斧等投掷、切削工具以及捕鱼用具,过着“靠天吃饭”的渔猎生活。大约距今4000年的夏代早期,瓯人形成“东瓯族”,创造出“好川文化”。到了商代后期,这些东瓯族人开始学会制造和使用陶器,向农耕生活过度。在这2000多年历史中,最高年均气温比现今高5℃,规模巨大的海侵,不仅波及平原地带,还深入近海河谷内,现今平原地区及海拔55米以下的河谷都沉浸在海水之中,海浪直拍现今平原与丘陵交界处的山麓,如今平原的许多山丘一度沦为海中孤岛,如白鹭屿、孤屿、茗屿等,还有磐石山,古称盘屿。一些含“岙”字的地方,如项岙、高岙、赵岙、涂岙、车岙、南岙、沈岙等,都是“最后一次海侵”末期的海湾山谷,如果把这些含‘岙’聚落连成一线,即是公元前11世纪的海岸线。

  (六)

  随着海平面趋于稳定,东瓯族的后裔开始寻找控山带海、利兼水陆的海湾河口安身立命。大约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翻山越岭,划船渡水,千辛万苦走进北白象一带。一座海龟状的孤岛映入他们的眼帘,孤岛周围白鹭成群,自由翻飞,他们使劲地划动粗糙的小船,靠岸登岛,在他们的眼中这是一处理想的生息之地,不仅向阳近水,山地可垦,而且北衔大山,南邻盘屿诸岛,相互往来方便。从此,这里成了他们的家园,并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白鹭屿。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他们搭起了属于自己的茅棚房,虽然简陋,但也温馨。硕壮的男人们每天早出晚归,带着精心制作的弓箭、石锛等工具,狩猎、捕鱼、砍柴、耕种。女人们将男人们收获的食物,放在釜里煮炖煎炒,做出一道道可口的美食;偶尔也有多余的食物,放在陶罐里腌制,或挂在木架上晾晒,以备不时之需。

  白鹭屿往东有瑞里山、樟湾山,往南有四房山,往北可通向白石山,星罗棋布、遥相呼应的小岛大山,散居着来自各地的住民,在漫长的岁月里,渐渐熟悉起来的住民,常来常往,交换生活物品,交流生产生活技术,或者漫无边际地闲聊,以消解跌沛流离、形影相吊的孤独。

  (七)

  物转星移,时光飞逝。这些原始的住民一个个的老去,又一个个的新生。不知过了多少年,他们搭建的茅棚在飓风、地震之中化为腐朽,他们精心磨制的石器、徒手烧制的陶器湮没在厚厚的泥土之中,他们的后代也许在这些无情又频繁的自然灾害中消失于人世,也许迁徙到更加宜居的地方……

  1958年,浙江省及温州市文物普查人员走进北白象,在白鹭屿龟山上惊喜地采集到的一些青瓷遗物。1980年,温州地区文物普查时,又发现了几块印纹硬陶片,刷去厚厚的泥土,这些残缺的硬陶表面显露出清晰的条纹、米字纹。印纹硬陶在中国南方地区的使用,兴起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商朝,兴盛于西周时期。与此同时,文物普查人员还采集到石镞、石锛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镞,即箭头,在青铜、铁箭头出现之前,人们普遍使用石制的箭头——石镞,在狩猎中尤其在对付大型猛兽时,可在较远距离使其丧失攻击能力,最大限度保证猎人的安全,这对原始人来说是生产技术的一大提升。锛,是砍砸器的一种,类似于斧,但与斧有较明显的区别,首先斧为双刃,刃口对称;锛为单面偏刃(也存在单刃斧,不存在双刃锛);其次二者手柄安装位置不同,斧的手柄与刃口平行安装,锛的手柄与刃口垂直安装。在原始社会,锛可以单独、也可以与斧一起,用来伐木砍柴。文物普查人员发现的白鹭屿遗址,面积1500平方米,于1983年4月列为第一批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鹭屿往东3公里,便是瑞里山。1998年3月,瑞里村东新建房的九户村民,为解决饮水困难,在屋后的瑞里山下坑潭上游筑坝取水,当建造储水池挖基时发现一把青灰色的石刀。刀扁平长方形,研磨精致,光洁可鉴,出土时已残断,纵长58毫米、残宽87毫米、厚10毫米。这件石刀,与相距9公里的白石杨柳滩出土的同类器物,无论选材型制、琢磨钻孔手法,如出一辙,并在良渚文化的吴兴钱山漾、杭州老和山等遗址中,均可普遍见到这类石刀。由此可见,尘封在瑞里山泥土之中的石刀,是良渚文化时期的遗物,距今4000年左右。瑞里山又称十里山,其山体南面的平原,古代是一片浅海,潮汐可直抵山麓。出土石刀的下坑潭一带至今保留着一段十来米高、百度米长的古海岸,海岸之上山场开阔,周边缓坡台地环列,树木葱茏,台地东首是一处三面冈峦环绕、南面开敞的山岙,中有小溪自北向南流淌,至台地前缘凌空飞洒跌落成瀑,注入下坑潭。可以想象,浅海滩涂取之不尽的鱼虾贝蚌,缓坡平地长势良好的稻谷,让生息于此的古代先民写满畅意的笑容。

  紧挨瑞里山东首的樟湾山(又称白塔山、鳌山),也曾出土新石器时代器物。樟湾山在古代是海湾山岙,里小外大,呈三角形,犹如张大嘴巴的巨兽,朝着东北方向,诉说着万千年来的沧桑巨变。樟湾地形与相隔4公里、同样有新石器时代器物出土的重石四房山极为相似,只是面积比四房山稍小。在古代,这种深凹的山岙,由于两翼有山体遮挡,对狂风巨浪起到较好的削减作用,可算得上是避风良港,更适合古代先民开展滩涂与海上作业。

  从洪荒时代走来的北白象,几经沧海复桑田,其温润的气候,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让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依恋难舍。白鹭屿、瑞里山、樟湾山等地所出土的文物,足以证明东瓯古文明曾在北白象大地绚丽绽放。

  历史的脚步从未停歇,翻飞的白鹭依然翻飞。忙碌的人们,可曾驻足瓯江边,再看浪花一眼?那里有北白象古老的记忆!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2.《温州市志》,中华书局1998年2月第1版

  3.陈纬:《石塘山居杂文》,线装书局2014年1月第1版

  4.姜竺卿:《温州地理》,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2月第1版

  5.姜竺卿:《温瑞塘河的起源和演变》,温州市温瑞塘河整治工程指挥部《温瑞塘河历史文化资料汇编》(内部资料),2006年3月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