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7版:盐盆

文章导航

“春泥”护花 初心依旧

盐盆:用爱筑起缤纷假日

消防员初体验。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茜

  科普课堂、职业体验、非遗艺术、创意DIY……近日,盐盆街道“童心向党·快乐成长”“春泥计划”暑期夏令营在盐城社区落下帷幕。至此,该街道“春泥计划”暑期夏令营已连续开展了10期,惠及留守儿童、新居民子女千余人,为辖区未成年人营造了健康的成长环境。

  激发探索热情

  日前,盐城社区“春泥计划”夏令营志愿者姜舸,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制作航模,体验了一回科技与梦想的碰撞。

  从零部件的组成到飞机的组装,课堂上,姜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飞机的构造和原理进行讲解,讲述了每一步的拼搭方法和注意事项。人手一袋材料包的小学员,按捺不住激动的心,迫切拆开包装跃跃欲试。没多久,一架架模型飞机在学员们的手中组装完成。“小飞行员”们拿着完工并调试好的模型飞机,在教室里快乐飞行。

  喝完后的矿泉水瓶该如何处理?扔掉、废品回收或是做手工?对小学员们来说,空矿泉水瓶的用处可不止这些,它们还能变废为宝,成为妈妈的好帮手。日前,盐城社区社工带着小学员们,把普通的空矿泉水瓶,变成一了个个实用的宝贝——吸尘器。

  当天,志愿者向小学员们讲解了自制吸尘器所涉及的原理。实操阶段,有的小学员紧跟着老师一步步操作,有的等不及老师讲解,跟着说明书一步步探索。经过改造,一个个手工吸尘器“诞生”了。

  科普小实验,让“春泥计划”小学员们体会了DIY的乐趣,激发了对科学的探索热情,培养了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领略非遗魅力

  米塑历史悠久,是温州独有的民俗工艺,它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通过揉、捏、掐、刻等多种手法,制成各种人物、走兽、花鸟。日前,温州非遗传承人、乐清市郑松林米塑研究所负责人郑小红走进盐盆社区“春泥计划”夏令营,为小学员们开启了米塑体验之旅。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年糕吗?”“你们知道年糕用乐清话怎么说吗?”“小同学,你的老家在哪里?在你们那,年糕用方言怎么说?”……课堂上,郑小红提出的一连串问题让小学员们活跃了起来。她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米塑的制作工艺,并展示了《八仙过海》《黛玉葬花》等米塑作品。作品风姿各异,情韵生动,神形兼备,孩子们看得入神。

  之后,小学员们边学边做,完成了一件件属于自己的米塑作品。他们继续发挥想象,在剩余的材料上“做文章”,创作了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造型。

  忠勇的“红脸”、威武的“黑脸”、狡诈的“白脸”、刚直的“蓝脸”……除了有趣的米塑制作,小学员们还走进了脸谱世界,开启了奇妙的手绘脸谱DIY之旅。

  课堂上,小学员们被京剧脸谱的魅力吸引,渐渐体会了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画脸谱时,小学员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了充满童趣的京剧脸谱。

  此次活动,将传统的戏曲文化和美术绘画相结合,融合了趣味性和学习性,既锻炼了小学员们的动手能力,又让他们领略了非遗的魅力,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趣味职业体验

  为了提升青少年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青少年的自防自救能力,日前,盐城社区“春泥计划”夏令营学员们来到乐清经济开发区专职消防队,开展“我是小小消防员”职业体验。该队队长带领小学员们零距离体验了消防员生活。

  “好厉害,被子叠得好整齐!”现场,整洁有序的内务赢得了小学员们的好评。消防员讲解和演示了如何叠“豆腐块”,小学员们纷纷动手叠一叠。

  “哇,是消防车!”一抹红色的“身影”出现在学员们的前面,此起彼伏的惊呼声让现场热闹了起来。小学员们紧紧盯着消防车,一脸好奇。讲述完消防车的构造后,消防员展示并介绍了出警时必穿的职业防火战斗服,并现场演示快速换衣。在消防员的帮助下,小朋友们穿上了沉甸甸的“战斗服”。虽是短短的几分钟,孩子们却满身是汗,深刻体会到消防员出警时的不易。

  “全体立正,向左转!”一声令下,小学员们站定,消防演练环节随之来临。在消防员的指导下,大家体验了灭火。

  此次活动让小学员们了解到消防员的艰辛日常,学习到了防火救火知识,同时在他们小小的心里播下了消防安全的种子。

  本版图片由盐盆街道提供

  体验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