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婚纱,有种新婚燕尔的感觉!”
乐成八对夫妇相守半世纪举行金婚庆典
编者按:离过年只有20多天了,为了营造浓浓的新春过年气氛,乐清日报全媒体启动“新春走基层·迎春送福”系列报道,内容包括“晒幸福”“幸福的味道”“送祝福”“迎新春”系列,将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左右。今起推出“晒幸福”系列,晒出市民的幸福故事,敬请垂注!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露露
实习生 薛乐
昨晚,一场别开生面的金婚集体庆典热闹举行,乐成街道8对夫妻聚在一起庆祝金婚。从穿婚纱时“新娘”的悸动,到走红毯时“新郎”的羞涩,这一对对“新人”凝望着彼此,双手紧握在一起,那份默契和幸福,如婚礼祝福曲一样甜蜜。
5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但对短暂的人生来说却弥足珍贵。50年金婚,50年相伴,他们细水长流的爱情故事宛如一曲曲动人的老歌。
金婚典礼 见证半世纪爱情
粉色的气球拱门,LED显示屏上一幕幕闪过的婚纱照……在现场,众亲朋仿佛在参加一场婚礼。
第一次穿婚纱的王曼聪宛如少女般瞪大双眼,一边拿着手机对着屏幕拍照,一边跟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说:“你看,轮到播放我们两个的金婚证书啦,婚纱照拍得不错噢!今天穿婚纱,老伴怕我冷,还让我贴了暖宝宝。”坐在一旁的丈夫汪德丰一直笑看着妻子,脸上写着“幸福”两字。
“穿婚纱、走红毯、戴钻戒、喝交杯酒,这在过去,我们都不敢想象,今天却梦想成真了。”侯雪英说,她和丈夫谢昌照于1962年6月24日一见钟情,当时没有鲜花,没有戒指,可两人因为爱走过了50年。
今年88岁的叶夫廉和83岁的妻子郑仁芳携手走上红地毯,穿上婚纱的郑仁芳说,有种新婚燕尔的感觉。
10多天前就收到婚纱的宋爱英,这几天穿着它和丈夫拍了不少婚纱照。“东塔公园的腊梅开了,我们把它当做背景,拍出来的照片很好看。”
这8对金婚夫妻,他们的故事虽然家常,却很感人:分居两地,就靠写信,说说高兴的,谈谈不开心的;家务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事,我来拖地,她来做饭;几盘豌豆,我们就结婚了;你爱拍照,我就陪你一起……在这些爱情故事的背后,都写着一个词:相守。
相守不是考量耐力,而是互相包容后的一种理解;相守不是时时刻刻黏在一起,而是心灵上的相互慰藉;相守不是忍受,而是长期懂得沟通后的欣然和释然。
一个算盘 串起爱情串起家
宋爱英和林顺良是其中的一对。
“明天中午我搬新家,过来吃碗汤圆吧!”几天前,76岁的宋爱英打电话邀请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去她新家,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她的幸福。
1月23日中午,她和80岁的丈夫林顺良在新家忙着招待客人。当谈及他们的爱情时,林顺良害羞地躲进了厨房,而爱笑的宋爱英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抱出一个老算盘。每次搬家,他们都要带上它。
他们的爱情故事要从这个老物件说起。1960年,18岁的她和22岁的他都是牛鼻洞珠算厂的工人,一个负责穿算盘子,一个负责刷油漆,经同事介绍走到一块。“那会儿觉得他说话斯文,脾气也温和。”宋爱英说到这里,林顺良忍不住说:“当时她性格开朗,笑起来嘴角弯弯的,特讨喜。”
那一次见面后,双方就开始准备婚事。为节省结婚开支,宋爱英没向他要一样彩礼,婚床也是亲戚用过的,结婚时只摆了三桌。
有没有送过妻子礼物?面对记者的问题,林顺良不好意思地说,结婚前几天,他去北白象的街上裁了一块布料,准备给她做衬衫,她知道后却拒绝了。
正因为妻子勤俭持家,如今四个儿女都培养得不错,小女儿在法国办厂。
宋爱英爱旅游,林顺良就带着妻子到法国、美国等地旅行。“妻子最喜欢塞纳河、巴黎,在那我给她拍了100多张照片。”“在美国旅行时,我们天天喝红酒,吃牛排,还去了拉斯维加斯。回来时,我们都胖了一圈,最近因为锻炼已瘦了一些。”
宋爱英特别期待这场金婚庆典,十余天前她就开始锻炼身体,为的就是美美地穿上婚纱。
“只要他在,我就很开心”
79岁的汪德丰与72岁的王曼聪,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护士,他们曾经在龙泉县八都区卫生院工作20年。上世纪60年代,在那个偏僻的山区,他们在工作中互相了解,被对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深深吸引,最终走到了一起。
在王曼聪的记忆中,有很多次,常常深夜睡得正香,丈夫就突然背着药箱出诊去了。而对这样的丈夫,她心中更多的是爱与理解。
在1972年的八都区卫生院,王曼聪是唯一的护士,每天除要完成100多号门诊病人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伤口清创、排脓、缝合、换药等工作,还要完成住院处25张病床病人的一般护理工作,白天上班几乎都是“争分夺秒”。那会,他们就是在工作交流中了解和关心彼此,而那份小小的爱让人觉得远在异乡也那么甜蜜。
1月27日,是两人金婚纪念日,当问及汪德丰有没有想对妻子说的话时,他在儿女、妻子面前哭道:“她真的太好了,对我太好了,几年前,我中风,是她每日陪在我的床前给我讲笑话,是她每日陪我去小区楼下散步,我才恢复得这么好。”“每次回家,只要看到他在,我就觉得很开心。”王曼聪的这句话,让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想起了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一首情诗:时光如水,总是无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我们约定 你生气时我不气”
皮肤紧致,一身旗袍,温婉如民国女子,她就是徐小香。看到她,你一定猜不出她已经75岁了。
“如果要问我们婚姻的秘诀,那就是我们约定:你生气时,我不生气;我生气时,你不生气。这约定我们遵守了50多年,接下来,我们要遵守一辈子。”徐小香拉着80岁的丈夫陈其秀对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说。
1960年,他们经亲戚介绍相识,而后谈了十余年的异地恋。那会,成昆铁路正在修建,作为铁道工的陈其秀非常忙碌。那会一封信要寄十几天,一个月他们写两封信,每次收信的日子,都特别期待。1968年,徐小香坐了8天火车来到云南元寞县,回城的车票,她留作纪念天天放在口袋,每次走到哪里,都觉得丈夫陪在身边。
人们常说,少年夫妻老来伴,2017年上半年,陈其秀生了好几场大病,妻子贴心照顾,瘦了6.5公斤,陈其秀很心疼:“6.5公斤啊,后来,我就让她多吃点,好吃的也都省着给她吃。”
“有时,她会忘记关电视就睡着;有时担心她没有吃药,总会问清楚,我才会安心去睡。”陈其秀说。
扫一扫 看视频
董露露 拍摄
曾盼 制作
过大年,晒幸福喽!晒全家福、晒闺蜜照、晒同窗情、晒战友谊,你或亲友如有难忘而幸福美好的事情想一起分享的,请通过乐清日报新闻热线61116222告诉我们,就有机会在乐清日报全媒体上亮相哦!
金婚典礼现场,金婚夫妇执子之手,走过红毯。 董露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