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淘宝”记 乐成环卫所变废为宝打造“环卫文化”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甜甜/文 黄瀚/摄 昨日一大早,乐成环卫所所长陈炳宇和综合办公室主任施天文来到所里的垃圾临时堆放点进行例行查看。现场,各处汇集而来的垃圾堆成了一座小山,几名环卫工正忙着分拣垃圾、扔进压缩机,压制成一个个立方体后,这些垃圾将被运往垃圾焚烧厂处理。 “所长,我看这个罐子不错,放着还没处理,你们看看,还能用吗?”看到两人过来,一名环卫工指着旁边的一个咖啡色陶罐说。陈炳宇和施天文看了看后,连连点头。“这个坛子几十年前家家都在用,现在过时不用了,就这么扔掉太可惜。”两人决定把它带回所里。 临走前,一辆环卫巡逻车正好回场,工人指着车上的一盆盆栽说:“盆栽主人说不想养了,扔在垃圾桶里,我就把它带回来了。”“这花不错,我们带回去养着吧。” 废物利用扮靓办公楼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市区华兴路的乐成环卫所,一进门,就被这儿的环境吸引了。不大的院子里,墙面被刷得洁白,四周绿意盎然。一面墙上,挂着一套老一辈人雨天劳作时穿的蓑衣,一辆环卫工常用的旧二轮板车,院子中央还摆着一套石磨。 在办公楼里,随处可见古朴的陶盆整齐排列在过道上,里面种着各种植物,整个办公区域整洁清爽,充满生机。 要是没有工作人员的介绍,很难想象,这些挂在墙上的老物件、围墙上雕工精美的瓦片、栽满绿植或养着金鱼的石臼,都是从垃圾堆里淘回来的。 如果说刚进入院子看到的景物,让记者感受到的只是惊艳,那进入四楼党员活动室后,记者面对眼前这些“宝贝”们的心情,只能用震撼来形容了。只见活动室内靠墙边、书架上、柜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老物件:上釉的陶罐、老式木床零件、碗橱、竹篾制成的桌罩……陈炳宇如数家珍,介绍一件件老物件的来历、用途。这些老物件,大部分是从垃圾堆里拣回来的,还有些是工作人员从家中拿来的。 陈炳宇指着一个老物件告诉记者,这个柜子有几十年历史了。刚从垃圾堆里拣回时,柜门掉落、柜体积灰发霉,非常破旧。他们把柜子运回来后,仔细清洗、修补,还花了些心思,用颜色和材料相似的木材补上缺角。经过一番打理,这个柜子重新露出了精美的样貌。记者仔细观赏这个柜子,柜面上的浮雕、铜锁上的花纹,无不精巧细致,让人暗暗称叹。 采访正值午休时间,一名工作人员在后院道坦里仔细刷洗刚捡回的一只漆制木桶;二楼楼道上,一名刚下班的环卫工,拿着一只喷壶对着绿植浇水。大家在这个充满趣味的环卫办公楼里自得其乐。 环卫文化改变老印象 “人们一提到环卫工,首先想到的就是脏臭,现在时代不同了,环卫工的形象也要提升啦!”陈炳宇说,目前,乐成环卫所有一线环卫工320余人,他们在提升城市环境面貌、维护市容卫生、促进城市文明等工作中起着突出作用。 近年来,乐成环卫所不断提升环卫工凝聚力、战斗力,环卫工将环卫所当做自己的家一样,认真细致做好所负责区域卫生工作,整洁的街道环境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获得市民点赞。他们之中还涌现出不少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针对这些好现象,环卫所推出了鼓励措施。 去年,乐成环卫所还着手打造新时代下的“环卫文化”,改变人们对环卫工的印象。正逢乐成推进城中村改造,环卫工在分类处理垃圾的时候,发现了许多被当作垃圾遗弃的老物件。“这些老物件丢掉可惜,何不把它们利用起来,打造一个可供环卫工休息观赏、又能展现环卫工作文化的展示馆?”施天文的创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大家说干就干,开始留心起垃圾堆里的“宝贝”。环卫工在巡视和分拣垃圾时,看到可以废物利用的东西,就拍下照片发到微信工作群里,大家觉得可用,就搬回来,利用休息时间清洗修理,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如今,环卫工们从一线回来后,都喜欢来这儿坐坐、看看。”陈炳宇告诉记者,这些老物件虽并不值钱,但承载了乐清人的记忆、展示了乐清的民俗文化、发扬了节俭养德精神。环卫工们辛苦一天后,来这里转一转,放松身心,增加集体归属感。同时,这里作为“环卫文化”的一部分,将让市民重新认识新时代下,环卫工勤恳工作、热爱生活的一面。 善待生活 发现美好 说起环卫工,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粗糙的双手?难闻的味道?还是清晨忙碌的身影?微薄的收入?这些固有的印象,限制了我们对环卫工形象的理解。 在参观过这些环卫工变废为宝的老物件之后,我才感觉自己认识了真实的他们。原来,他们对生活还有这样的奇思妙想,原来,他们手持扫把的双手,真的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城市美容师”。 他们之中,有人捡到失物却选择苦等失主,即使那是一笔十年才能赚到的钱;有人坚守一线三十余年,巧用经验制作环卫工具,即使这不能为他们换回现金回报……他们并不是被生活最善待的那群人,但他们依旧勤勤恳恳坚守一线,并且同样拥有一颗精致的心,用它善待生活。 他们虽然不善言辞,却教会我一个道理: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哪怕是在垃圾堆里。即使生活的环境不那么美,也要用心感受、用双眼发掘、用双手打造出美丽新世界。 书架上摆满了老物件。 院子一角。 扫一扫 看视频 蔡甜甜 拍摄 汪洋 制作 环卫工人观赏老物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