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一整年 重剂起沉疴
——柳市镇“贯彻十九大 干出新作为”系列报道⑧
上周,柳市镇柳青北路前西垟段3户占道房屋顺利拆除,这一历时十五年的遗留问题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见今日一版)。现象的背后,是柳市村级班子自换届后焕发出的蓬勃生机和强大战斗力。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经过新一轮平稳、成功换届,柳市镇村级新班子团结一心抓党建、重民生、治环境、促发展,带动党员群众理顺遗留问题,还清历史欠账,整出发展空间,形成了浓厚氛围。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清清/文 黄瀚/摄
象东幼儿园园前拆后新建了水泥路。
改出全新面貌
新
通起条条大路
通
经济有效增收
增
朝阳村新修整的河道沿岸总有人垂钓。
朝阳村沿河道路新种绿植,景色宜人。
“我们正在及时跟进,待象阳工业区5家企业十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后,可成功为村里增收。”近日,象东社区汤岙余村党支部书记余向财告诉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这一喜讯。
据悉,2005年左右,象阳工业区在汤岙余村征用土地,用于5家企业的厂房建设,并签订了粮食补助协议,如今企业早已进驻,但因一些较为复杂的原因,当时的协议对企业失去了约束力。去年初,该村新任班子上任。“这块村民心中的‘大石头’,一定要把它攻克掉。”抱着这样的想法,村干部们一家一家企业走访,与负责人说情说理,终于逐个击破。
“我们与这5家企业达成协议,由企业一次性交给村里5年的田粮补助。虽然双方都同意了,但下步还有很多事要做,双方还要一起开会签协议,部分企业出资较多的需要分期付款,我们还要时时督促。”余向财说。
去年,柳市镇北城社区解决了多例十年以上历史遗留问题,为村集体成功增收。
在柳市镇的牵头下,荷岙村与佑利集团就土地使用遗留问题达成和解。和解后,该企业自来水管道铺设工程推进顺利,荷岙村也获得了经济补偿;上峰村两委班子换新后,团结一致清理历史遗留的企业违法占地问题,目前已成功为村集体增收270万元;后街村的店面租赁纠纷遗留问题也已促成双方和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双方获益,这是双赢。”柳市镇北城社区党委书记陈有松说。
在柳市镇黄华社区,也有这样的案例。曾经村民不满意,多年上访,如今村民与企业(业主)握手言和。这样的改变,离不开换届后村两委班子的积极斡旋。
据了解,2003年,大安山生态公墓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入驻华西村。自2004年起,村民因不满土地租用分红情况,年年上访,双方僵持不下,一直持续了十多年。去年3月,华西村经换届后,新任村班子决定除去这个隐患。“我们多次与上访户、企业沟通,做通上访户的思想工作,也希望企业做出一定妥协。”该村村委会主任周永杰说,“去年5月,企业答应一次性补偿给村里300多万元,连带以前的一共付给村里800万元。村里也赞成公墓继续建设,这也正顺应了当前的移风易俗工作。”
去年起,柳市镇不少村通过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效改善村庄面貌。
位于柳市镇东城社区的西潭头村,在换届后大力开展垃圾堆放场、沿河及道路边违章搭建点的清理工作,还新建停车场,缓解村内停车难问题。“西潭头村位于柳市城乡接合部,毗邻老城区的主干道环城东路。村内有不少脏乱空地,有十多年了。换届后,村两委一鼓作气予以清除,先建成临时停车场,村民反响很好。以后再规划,建设其他项目。”东城社区党委书记童朝阳说。
在象阳社区,换届后的田垟村相继完成了几件大事,不仅完成了土地确权工作,还顺利完成内浃河道驳坎等建设项目,田垟大桥重建工程也已启动,村庄面貌大大提升。
在柳市镇西城社区前州村,换届后的村两委干部顺利拆除违章建筑近2万平方米。拆后空间如何利用,前州村积极谋划,打造新居民居住中心和综合办公楼,目前项目正在审批。通过整治,村庄环境得到改善,村基础设施和新建项目也得到落实。
位于104国道沿线的方斗岩村也通过拆除多年来的高速公路沿线违章简易房,有效改善消防隐患问题。
1月22日,柳市镇朝阳村新104国道入村口,十余名工人正在为路口空地植上绿植,打理草坪。这里原本是杂乱的荒废空地,转眼间,已变成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公园。
这样的转变对如今的朝阳村民来说,可算屡见不鲜——去年以来,随着换届后新班子上任,朝阳村对全村环境进行总体规划,逐步实施。第一步,就是解决存留多年的占道违章建筑。“村里部分违建已有20多年,不少违建占了道,导致道路不通。”该村党支部书记章国藏说。去年6月,通过全村“大拆大整”,该村拆除存量违建,并立即开展“大建大美”,对拆出的三条新村道进行土地平整。“卡口打通了,村民进出更方便了。”该村村委会主任赵杰说。
与朝阳村相似,荷岙村也完成了整村违建拆违,为村中日后发展腾出空间。另一边,毗邻柳青北路的前西垟村在换届后,一鼓作气完成柳青北路沿线以及兆丰西路两处的道路拆赔遗留问题。当前,兆丰西路交通卡口已打通,即将进行路面建设。
一个月前,在柳市镇象东幼儿园,园前道路“无中生有”,也收获了幼儿家长与周边村民的点赞。
记者在象东幼儿园看到,园前这一条水泥路颇为崭新,绿化、路灯一应具备,约有8米宽,与早前的泥路不畅、环境脏乱差不可同日而语。据了解,在道路建设及环境整治过程中,汤东村与象东社区曾遇到不少困难。一户常年在外经商的村民拒绝征地,另一村民提出解决养老保险,否则免谈,还有一户村民移居外地多年,村里已无住宅,后在幼儿园前搭建一违章棚屋用以居住。象东社区党委与汤东村两委干部迎难而上,召开土地征用相关会议十余次,多次召集村两委讨论解决方案。通过发动群众劝说、农田置换等方式逐个解决难题。并在镇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帮助村民安家落户,成功拆除违章建筑。
“幼儿园侧门对着社区主干道,车流量大。新路没有建成之前,每到上放学时间,侧门口总是拥堵。现在新路通车,与老路形成闭环,校园周边交通及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象东社区党委书记张飞鹏说。
「记者手记」
柳市是工业热土,也是建设热土,村庄随着各式各样的项目落地而迎来发展。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人与人、人与政府或企业主体之间,产生了一些纠纷,生成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成了村民的“心结”,也成了城镇里的“乱象”。随着柳市城镇化转型,向城市化迈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迫在眉睫。
刚刚过去的一年正是好时候。
去年是村级组织的“换届年”,村级组织的战斗力直接影响到镇党委、政府政策出口的力度与深度。换届后的村级班子更团结、更有心,希望为村里做出改变。除了基础的村庄建设、维护等工作,他们积极对接、助力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时,为村庄发展做好梳理、规划,找出重点难点,敢于克难攻坚。在他们的努力下,道路卡口打通了,存量违建拆除了,集体经济增收了。轻装简行,才能走得更远。村干部的努力,以及村庄建设取得的成效,都为接下来的村庄大发展、大跨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卸下包袱 轻装畅行
汤岙余村沿河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