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露露 冬天,如果长时间“窝”在制暖且封闭的空调房里,会出现口干舌燥、咳嗽、头晕等症状。这是为什么呢?据乐清市中医院内科医师介绍,这可能是得了“空调病”。 很多人疑惑:“空调病”是夏天容易得的病,冬天也会得吗?答案是肯定的。医师说,在冬天,吹空调的“姿势”不对,也会得“空调病”。 据介绍,“空调病”主要发生在封闭或相对封闭的空调环境中。开空调时,门窗紧闭,空气流通不畅,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加上室内外温差较大,易造成身体不适。“空调病”主要症状有感冒发烧、皮肤干燥、喉咙嘶哑、嘴唇上火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头晕、恶心、反应迟钝,还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 “空调病”的易患病人群有老人、儿童。办公室白领一族长期处于密闭空间,容易头晕、恶心,易引发皮肤病和出现眼睛干涩;此外基础性肺病患者和术后康复期患者也容易中招。 如何预防冬季“空调病”?市民开空调时需减少室内外温差,尽量使室内外温差小于6℃。从室外进入室内,可休息10到20分钟再开空调,让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进入室内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内通风,空气质量较好时可开窗通风,改善污浊环境。在暖气或者空调旁放一盆清水防止干燥,多喝水。此外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天晴时享受阳光浴。还可以在室内摆放植物,比如绿萝,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饮食方面,水果、蔬菜很重要,因为新鲜水果和蔬菜中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可增加肺的通气量。 咳嗽、头晕、无力…… 冬天也要防“空调病” |